農藥中間體行業發展特征及市場趨勢
2021-02-23標簽:農藥, 生產, 中間體
1、我國農藥中間體行業發展概況
農藥中間體行業的產生源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分工。由于農藥產品生產技術復雜、工藝環節冗長、更新速度快,任何企業都無法在整個研發、生產和銷售環節均保持相對成本優勢。因此,國際跨國公司充分利用全球資源的流動性,重新定位、配置產業鏈資源,將主要精力放在研發和銷售上,而將產業鏈中的生產環節轉移到有相對成本優勢和技術基礎的國家(如中國、印度),隨之在這些國家產生了專注于中間體生產的企業。
農藥種類繁多,吡啶是目前雜環化合物中開發應用范圍最廣的品種之一,吡啶類農藥及中間體產品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發展潛力。隨著我國吡啶產量的提升,吡啶供應不再緊張,為下游吡啶類中間體及農藥的開發創新及行業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美國杜邦公司發明的氯蟲苯甲酰胺(康寬)目前是全球銷售金額最大的農藥產品之一,而氯蟲苯甲酰胺的化合物專利多于 2021 年到期,該產品在國內具有廣闊的市場空。
2、行業發展特征
農藥中間體屬于典型的弱周期性行業。農藥中間體受下游農藥的影響較大,農藥主要受天氣、地理環境的影響因素較大,所以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弱。中間體的生產需要種類繁多的原材料,生產工藝線路較長且產品本身不具備終端用途因此必須要與制品廠商緊密配合。因此具有相近性質或者彼此互補的中間體企業在原材料供應充足且臨近下游市場的區域形成產業集群。目前精細化工企業主要聚集在江蘇、浙江、山東等配套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因此具有地域性。農藥行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一般而言,每年上半年是農藥生產的高峰期,3-9 月是農藥使用的高峰期。相應的,考慮到生產周期和保持庫存的需要,農藥中間體的生產、銷售旺季一般出現四季度和一季度。
3、行業技術水平與技術特點
農藥中間體行業是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其產品具有合成步驟多,生產工藝過程長的特點,必須具備先進的過程控制技術和科學嚴謹的管理。一個中間體產品的研發,從產品實驗室合成到小試、中試生產和最后規?;a需要多學科知識的互相配合和綜合運用,滲透著多方面的技術和檢測手段。另外,中間體產品技術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化學反應過程的選擇、過程控制及核心催化劑的選擇上,使用不同技術的企業在生產效益與產品質量上差異較大。
近年來,我國的中間體行業技術水平在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方面有了明顯提高,部分技術水平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整體自主創新能力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明顯的差距。目前,我國中間體行業技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a.具備常規中間體的生產技術,產品質量較好;b.逐步從原始的模仿轉變為自主創新;c.開始注重清潔生產工藝和循環經濟生產工藝的研發,重點普及及開發各類單元反應工藝,如連續硝化、加氫還原、三氧化硫磺化、膜過濾、原漿干燥、多效蒸發等。
上一篇:農藥中間體閃蒸干燥機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制藥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制藥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制藥網”。違反上 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制藥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 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