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混合制粒機
工作原理:
濕法混合制粒機由機身作為支撐,鍋型料筒為裝料器,攪拌轉動與切割飛刀傳動為動力,用攪拌槳攪拌物料,使物料在短時間內混合均勻,再由切割飛刀切制成顆粒,zui后從出料口排出,通過改變攪拌和切割飛刀的轉速,可獲得大小不同的濕顆粒。
GHL-10采用全不銹鋼制作,內部機架采用碳鋼制作,配備變頻器可控制面板,出料可選用手動自動兩種形式,也可做聯動。該機料筒容積為10L,每批可制3公斤濕顆粒,依據粉料堆積比重不同有所差異,混合速度為300~600轉每分鐘可調節,混合功率2.2千瓦,切割速度為1500~3000轉可調節,切割功率為1.1千瓦,采用自動型壓縮空氣耗量大約在0.6m³每分鐘。
具體操作:
將粉末或小顆粒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倒入或自動吸入鍋型料筒(嚴格參照裝載系數加入合適的量,否則會影響制粒效果),關上頂蓋,先開機預混一下,使干粉混合均勻,加入配比好的液體粘合劑(固體粘合劑可以預先加入干粉,混合均勻后加水)調節攪拌速度和飛刀切割速度,成粒后打開出料閥門。前期整個制粒過程的配比,用量,時間,攪拌切割頻率都需做好記錄,觀察對比這些數據加以調整,便于廠家摸索出該物料的制粒形態,也便于以后操作時有個參考。因為原料種類繁多,每種產品的數據差異較大,所以做好記錄是產品質量的有效保障。
影響顆粒成品的因素:
1、攪拌槳與切割刀轉速的影響
顆粒粒徑的大小與分布與攪拌槳與切割刀轉速直接相關,當切割刀轉速慢時,顆粒粒徑變大,而轉速快則顆粒粒徑變小;當攪拌槳轉速慢時,顆粒粒徑小,而轉速快則顆粒粒徑大,兩者所起的作用相反。
2、混合、制粒程序及時間的影響
在運行中,攪拌槳的轉動使鍋內物料向空間翻滾,從而使鍋底物料沿鍋壁旋轉拋起,此動作接二連三軟地把軟材推向快速切割刀,并被切割成大小不同的顆粒,隨著顆粒間相互翻滾一段時間被磨圓逐漸呈球形。從中可知,攪拌槳與切割刀的速度及時間對制粒的粒度影響。
3、物料與濃度的影響
在濕法制粒生產中,常用酒精制粒或糊精粘合劑制粒,而此二者粘是由一定差異的。常見用酒精制粒,其所制的顆粒為小而細,易烘干,這由于酒精不帶粘度,而且它有松散作用,對粘度高的中藥制粒用此法較為理想。而用糊精制粒的話,其所制的顆粒為大而粗,烘干慢,這由于糊精有粘性,有聚合作用,對沒有粘度的西藥用此法較為理想。
此外,無論是用濃浸膏經稀釋后作為粘合劑,還是采用糊精或其它粘合劑,在生產較小顆粒時,物料的漿料濃度可稀一點,需較大顆粒時,則物料的漿料濃度則可稍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