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原料鹽酸丙帕他莫CAS號:66532-86-3
【概述】
鹽酸丙帕他莫為對乙酰氨基酚的前體藥物,經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進入人體后,可迅速被血漿酯酶水解生成游離態對乙酰氨基酚,克服了對乙酰氨基酚的不穩定性,發揮解熱、鎮痛等藥理作用。鹽酸丙帕他莫產生的鎮痛作用與阿片類藥物相似,但無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故不會引起呼吸抑制、嘔吐等不良反應,具有非成癮性及高效鎮痛的特點;作為新型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其作用機制不同于傳統非甾體類藥物,具有較小的腎不良反應、胃腸道不良反應及血液作用,其處方既簡單又安全,臨床主要用于疼痛的對癥治療, 尤其是外科手術后疼痛及癌癥疼痛, 無*樣依賴性和成隱性。
本品為一種新型注射劑型的非甾體類鎮痛藥,在歐美國家已被用于多種疼痛的治療和作為麻醉的輔助用藥,是已被認可的、療效確切的、安全性高的非成癮性解熱鎮痛藥。本品于1995年由施貴寶公司研發并以商品名“普魯百服寧”(Pro-Bufferin)在法國上市銷售,至今已有超過1億人次使用。目前國外已有多個國家將其作為常規鎮痛藥物使用。從2000年開始該藥已被《英國藥典》和《歐洲藥典》連續載入,國內于2006年正式通過安全性測試并生產上市。
醫藥原料鹽酸丙帕他莫CAS號:66532-86-3
【理化特性】
分子量為300.78 , 為對乙酰氨基酚的前體藥物。鹽酸丙帕他莫易溶于水, 穩定性好, 在體內血漿酯酶分解后才能發生藥效, 故降低了原藥的毒副作用;且能夠用于注射給藥, 可以用來治療各種性質的疼痛與發熱癥狀, 屬外周性鎮痛藥。
【作用機制】
鹽酸丙帕他莫水解產物對乙酰氨基酚為乙酰苯胺類解熱鎮痛藥,其鎮痛機制主要系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從而抑制內源性致痛物質生成和釋放,從而產生鎮痛作用。有研究表明,鹽酸丙帕他莫經靜脈輸入人體迅速水解成游離的對乙酰氨基酚,很容易透過血腦屏障,可選擇性地抑制中樞COX-3,抑制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可產生與*相近似的鎮痛作用。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對乙酰氨基酚還可以通過去乙酰基作用生成對-氨基苯酚,可與花生四烯酸結合生成AM404。AM404可能是對乙酰氨基酚在神經系統中的新型代謝產物,能對疼痛和體溫調節通路中分子靶標產生作用,從而起到解熱鎮痛作用。
【臨床應用】
1.適用于發熱的對癥治療
可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的發熱和惡性疾病的發熱,對于臨床高熱病例及防止驚厥會有良好療效,特別適用于高熱、疼痛等急性病例或不宜口服給藥的患者。
2.鎮痛作用
(1)疼痛的對癥治療
鹽酸丙帕他莫相對于阿片類鎮痛藥物副作用較小,主要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故臨床應用中適用于膽絞痛、腎絞痛、骨折后疼痛等的治療。
(2)手術后鎮痛
①普通外科手術
鹽酸丙帕他莫的鎮痛時效長,是良好的術后鎮痛藥物。在普通外科手術中,大劑量使用超短效阿片受體激動劑,會出現痛覺過敏或阿片類藥物耐受現象即術后急性疼痛,鹽酸丙帕他莫能有效緩解全麻術后的急性疼痛,另外由于鹽酸丙帕他莫作用機制不同于非甾體類鎮痛藥(NSAIDs),常用劑量不改變肝腎功能,不引起出血并發癥,故能安全用于術后鎮痛。
②心血管外科手術
術后盡早使用或聯合應用鹽酸丙帕他莫,可以有效緩解術后疼痛,還可減少阿片類鎮痛藥的使用劑量,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保持血流動力的平穩。
③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于超前鎮痛
鹽酸丙帕他莫聯合其他藥物用于超前鎮痛,具有良好的術后鎮痛效果,使患者蘇醒平穩迅速,生命體征平穩,并發癥更少,具有較好的臨床使用價值,是較佳的麻醉選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藥代動力學】
鹽酸丙帕他莫水解半衰期約11min ,在血漿中99%迅速水解成對乙酰氨基酚及N ,N -二乙基甘氨酸,平均血漿半衰期為2.5~3.6h 。靜注后15min開始起效,1~2h達藥效峰值,鎮痛作用持續約4~6h,解熱作用維持約4h。其產物對乙酰氨基酚主要在肝臟代謝,大部分與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結合后經腎臟隨尿排泄。
【不良反應】
1.常見不良反應主要是注射部位局部疼痛。
2.靜脈注射后應注意頭暈、身體不適、輕度血壓下降等不良反應。
3.鹽酸丙帕他莫經靜脈注射會引起不可逆的輕度血小板功能異常,對于血小板凝血機制有輕微影響,罕見血小板減少或蕁麻疹等輕度皮膚過敏反應,但是相對于其他的非備體類抗炎藥物 , 此種情況較為少見。
4.貧血、低血壓、轉氨酶升高和接觸性皮炎發生率低于萬分之一,出現時應立即停藥。
5.有發生應急性休克、醫護人員發生接觸性皮炎及嚴重過敏反應的報道。
【注意事項】
1.已知對本品過敏者、肝功能不全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后誘發哮喘、蕁麻疹或過敏反應的患者。
3.禁用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圍手術期疼痛的治療。
4.有應用非甾體抗炎藥后發生胃腸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動性消化道潰瘍/出血,或者既往曾復發潰瘍/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7.鹽酸丙帕他莫復合雙氯芬酸有增加手術出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