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碳微電解填料應用于微電解反應器,可高效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離子、色度、高濃度有機物(COD),對環狀及長鏈大分子有機物進行開環斷鏈,對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破解有毒官能團,提高工業廢水的可生化性。反應活性高,不鈍化,不板結,不堵塞,可定期反洗,產品使用過程無需更換,只需定期補充即可。
一、產生背景
傳統上微電解工藝所采用的微電解材料一般為鐵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堿活化,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鈍化板結,又因為鐵與炭是物理接觸,之間很容易形成隔離層使微電解不能繼續進行而失去作用,這導致了頻繁地更換微電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還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和效率。另外,傳統微電解材料表面積太小也使得廢水處理需要很長的時間,增加了噸水投資成本,這都嚴重影響了微電解工藝的利用和推廣。
二、工作原理
鐵碳微電解填料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微電解填料。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
當系統通水后,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H] 、Fe2 + 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進一步氧化成Fe3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堿調pH 值后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于一般藥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
鐵碳微電解填料,其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于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而且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三、選購技巧
鐵碳微電解填料是高難度廢水預處理的良好產品,也是微電解工藝的材料,填料的質量對廢水處理效果,以及運行成本有著很大的影響,市場上的填料各型各色,各有優缺點,但什么樣的填料才是真正的好填料呢?
鐵碳填料的板結是指鐵碳填料在微電解罐體反應中結塊的現象。填料板結后,會使微電解反應不能繼續進行而失去作用,造成巨大的浪費。現在大多生產鐵碳微電解材料的廠家都號稱不板結、不堵塞、不結垢,但實際應用上通常無法避免,導致該工藝無法起作用,填料也只能當危廢處理,導致業內對鐵碳微電解工藝存在偏見。
首先觀察填料外觀,不板結的鐵碳一定要經過高溫燒結,高溫燒結的填料和非高溫燒結的填料其表面能看出明顯的區別。經過高溫燒結的填料,表面比較光滑,經模具成型是什么樣,成品就是什么樣。未經過高溫燒結的鐵碳填料表面比較粗糙,在高溫環境下,成型的光滑填料邊緣也呈現參差不齊狀。鐵碳比例合理,混合均勻,長期浸泡在酸性廢水中終生不松散,不板結。鐵碳比例不合理,含鐵量大的,鐵碳表面會有高溫燒結熔融的坑洼狀態。
其次觀察鐵碳填料切割面,切開金屬光澤的,說明鐵碳填料含量比例不均衡,發生反應時陰陽極比數量不成比例,含鐵多,比重大,反沖洗不易洗動,容易板結鈍化。
選購鐵碳微電解填料時,損耗率也是一項重要的參考因素。
四、新型填料優點
新型活性催化微電解技術及設備可高效去除廢水中高濃度有機物、提高可生化性,同時還可避免運行過程中的填料鈍化、板結等現象。
夢之潔新型鐵碳微電解填料所生產的新型活性催化微電解填料由具有高電位差的金屬合金融合催化劑并采用高溫微孔活化技術生產而成,它主要具有如下優點:
1.在運行過程中,不鈍化、不板結、處理效果穩定。工藝流程簡單、投資費用少、運行成本低。
2.活性強,比表面積大、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30-60分鐘,長期運行穩定有效。
3.范圍廣,能有效去除廢水毒性,顯著提高生化處理能力。
4.使用壽命長、消耗少。
5.產品使用過程中形成新生態的亞鐵離子,經堿中和生產氫氧化鐵絮體,具有的吸附能力,將廢水中污染物吸附、凝聚分離。
6.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淀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
夢之潔新型鐵碳微電解填料專為工業廢水環保治理研制生產,克服了市面上傳統鐵碳填料容易板結鈍化的難題。填料顆粒直徑為12-18mm,堆密度可以達到1.2-1.4g/cm3,具有用量少、產泥少、比表面積大、活性強、作用效率高等優點。經過長期實驗,得出了PH值在3-4時,鐵碳填料年損耗率低于10%的真實數據。經過數家客戶的驗證,目前這一數據已成為行業重要參考標準。
我們從材料結構組成和成套設備的設計上規避了普遍存在的風險,利用反沖洗即可將填料表面的物質沖洗干凈,防止鐵離子在填料表面停留形成氫氧化鐵脫水后變成氧化鐵,避免形成氧化膜,從而保持填料活性,只需定期補充已消耗的填料,不需全部更換。
更多鐵碳微電解填料的相關資料,可關注公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