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級氯化鈉用途與性質
氯化鈉 (Sodium chloride),是一種無機離子化合物,化學式NaCl,無色立方結晶或細小結晶粉末,味咸。外觀是白色晶體狀,其來源主要是海水,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酒精)、液氨;不溶于濃鹽酸。不純的氯化鈉在空氣中有潮解性。穩定性比較好,其水溶液呈中性,工業上一般采用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來生產氫氣、氯氣和燒堿(氫氧化鈉)及其他化工產品(一般稱為氯堿工業),也可用于礦石冶煉(電解熔融的氯化鈉晶體生產活潑金屬鈉),醫療上用來配制生理鹽水,生活上可用于調味品
化學性質
氯化鈉的晶體結構中,較大的氯離子排成立方最密堆積,較小的鈉離子則填充氯離子之間的八面體的空隙。每個離子周圍都被六個其他的離子包圍著。這種結構也存在于其他很多化合物中,稱為氯化鈉型結構或石鹽結構
工業方法
由海水(平均含2.4%氯化鈉)引入鹽田,經日曬干燥,濃縮結晶,制得粗品。亦可將海水,經蒸汽加溫,砂濾器過濾,用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進行濃縮,得到鹽水(含氯化鈉160~180 g/L)經蒸發析出鹽鹵石膏,離心分離,制得的氯化鈉95%以上(水分2%)再經干燥可制得食鹽。還可用巖鹽、鹽湖鹽水為原料,經日曬干燥,制得原鹽。用地下鹽水和井鹽為原料時,通過三效或四效蒸發濃縮,析出結晶,離心分離制得。 [1]
將粗鹽溶于水中,去除不溶性雜質,再加精制劑如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等,使SO42-、Ca2+、Mg2+等可溶性雜質變成沉淀,過濾除去,最后用純鹽酸將pH調節至7,濃縮溶液即得純氯化鈉結晶。
在實驗室的制備方法是將等量的鹽酸與氫氧化鈉混合,生成氯化鈉溶液。再把溶液蒸餾,可得氯化鈉晶體。主要反應:HCl + NaOH = NaCl + H20 。
此外,金屬鈉在氯氣的環境中點燃也會產生氯化鈉,其化學方程式為:
2Na + Cl2 = 2NaCl
注射級氯化鈉用途與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