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MA 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

獨t創新的方法
節約時間:只需 48h
ISO 16140 驗證過的食品、寵物食品和環境樣品都可以使用此方法
針對有酯酶活性的沙門氏菌
可高度區分沙門氏菌與其他腸桿菌科
沙門氏菌典型菌落為:粉色到紫色,其他細菌為藍色或無色
由于豐富的選擇性補充劑可以抑制干擾菌群
ALOA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顯色培養基

ALOA 24h方案檢測食品和環境樣本中的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獲得了ISO和AOAC RI的認證
操作簡單:只需要一步增菌
ALOA 培養基符合ISO11290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和 李斯特菌屬水平檢測和計數方法
簡化的方案:節約時間
出結果時間 - 只需培養 48h
使用靈活:涂布法和傾注法
ESIA 克羅諾桿菌顯色培養基

經過驗證的替代方案
ISO 16140 認證
簡單且方便的方案:只需一步增菌
獨t創新的顯色培養基 ESIA
增菌補充劑能夠抑制其他干擾菌群的生長
結果易于判讀

產品信息



梅里埃20900 API Coryne鑒定試劑條
概要說明
API Coryne是用于24小時內鑒定棒狀桿菌的標準化系統。該系統利用微型反應測試和資料數據庫。該系統可鑒定菌譜名錄,請參考說明書末鑒定表。
原理
梅里埃20900 API Coryne鑒定試劑條由20個測定酶活性和糖發酵的具干燥底物的小管組成。
酶活性測定將濃的菌懸液接種于干燥的酶底物,使其復溶。培養期間,代謝產物顏色通過自然變色或加入試劑后變色而顯示結果。
糖發酵測定將菌懸液接種于營養培養基中(含PH指示劑),使瓊脂內底物復溶。糖發酵結果由PH指示劑的變化而測得。
反應根據讀表判斷,鑒定結果可參考分析譜索引或用鑒定軟件。
試劑盒組成(12測試/試劑盒):
- 12 API Coryne 試條
- 12 API GP 培養基安瓿
- 12 API 懸浮液制備培養基安瓿, 3 ml
- 1 標準濁度安瓿 point 6
- 12 結果記錄單
- 12 培養盒
- 1 份說明書
成分
試條
API Coryne試條 的組成在試劑盒說明書的讀表中已列出。
培養基
API GP 培養基2 ml | 胱a酸 0.5 g |
API 懸浮液制備培養基 | 去離子蒸餾水 |
6麥氏單位濁度標準 | BaSO4 2.88 10-4 mol/l |
可以按照使用原料的濃度調整用量。
需要但本試劑盒未提供的材料
試劑:
- 試劑: NIT 1 + NIT 2 (Ref. 70 442)
ZYM A + ZYM B (Ref. 70 472)
PYZ (Ref. 70 590)
- 礦物油 (Ref. 70 100)
- 過氧化氫 (3 %)
- 比濁計DENSIMAT (Ref. 99 234)
- API Coryne 分析圖譜索引 (Ref. 20 990)或
鑒定軟件 (咨詢梅里埃)
- 哥倫比亞血培養基 含CNA(Ref. 43 071)
不含 CNA (Ref. 43 041)
或Trypcase Soy加血培養基 (Ref. 43 001)
材料:
- 吸管或PSI管
- 安瓿開啟保護器
- 安瓿架
- 消毒棉簽
- 一般微生物實驗室設備
儲存條件
在有效期(列于包裝盒)內,試條和培養基應貯存于2-8℃。
在有效期(列于包裝盒)內,API懸浮液制備培養基安瓿可以儲存在2-30°C 。
梅里埃食品行業全面解決方案
梅里埃 20100腸桿菌鑒定試劑盒API 20E
腸桿菌和其他非苛養革蘭氏陰性桿菌鑒定試劑盒(比色法)
通用名稱:腸桿菌和其他非苛養革蘭氏陰性桿菌鑒定試劑盒(比色法)
英文名稱:API 20 E
【包裝規格】
25 測試/盒、100 測試/盒。
【預期用途】
該產品用于腸桿菌和其它非苛養革蘭氏陰性桿菌的鑒定。
該產品用于可導致腹瀉、血流感染、尿路感染等的腸桿菌和其它非苛養革蘭氏陰性桿菌的鑒定,臨床常見樣本來源有糞便、直腸拭子、尿、血等。
【檢驗原理】
API 20 E 試條由20個含干燥底物的微量小管組成。將菌懸液接種到管內,使小管內底物溶解。孵育過程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通過自發反應或加入附加試劑后而變色。鑒定結果可根據說明書的判讀表進行讀出,也可參照生化譜檢索手冊或鑒定軟件,得到鑒定結果
【樣本要求】
API 20 E 不能直接用于臨床或其他標本(例如血樣,尿樣和糞樣、直腸拭子等等)。需要進行鑒定的微生物必須首先根據標準微生物處理技術于適合腸桿菌和/或非苛養革蘭陰性桿菌生長的培養基上分離培養。
【檢驗方法】
氧化酶試驗:必須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說明進行氧化酶試驗。由于它是最終圖譜的組成部分,請將其結果記錄于報告單上(第二十一個試驗)。
試條的準備
• 準備一個培養盒(盤和蓋子),倒入約 5mL 蒸餾水或軟化水【或其它不含添加劑或不含有能產生揮發性氣體(如 Cl2, CO2,等)的化學物質的水】于盤的蜂窩小凹中,造成一個濕室。
• 在盤的長邊寫上菌株號(不要寫在蓋上,因為操作過程中很容易將蓋子放到其它試條上)
• 從包裝中取出試條。
• 將試條置于培養盒中。
注意:API 20 E 只能用于腸道細菌和或非苛養的革蘭陰性桿菌。苛養菌由于對營養有特殊要求并且需要合適的防護措施(例如blsj屬 和法朗西絲菌屬 Francisella),這些菌沒有包括zai API 20 E 數據庫中。 必須采用其它方法,來排除或確認這些菌的存在試條的判讀
• 孵育后,根據判讀表表判讀各反應結果。
• 如果3個或3個以上測定(GLU 試驗+或-)為陽性結果,記錄所有自發反應于結果報告單上并觀察需要附加試劑的試驗的結果:
- TDA 試驗:加1滴 TDA試劑。深褐色為陽性反應,記錄于報告單上。
- IND 試驗:加1滴 JAMES試劑。整個反應管出現粉紅色者為陽性,記錄于報告單上。
- VP 試驗:加1滴 VP1和1滴 VP2試劑。至少等待10分鐘,出現粉紅或紅色者表明為陽性結果,記錄于報告單上。如淺粉紅色在 10 至 12 分鐘內出現,判斷結果為陰性。
注意:吲哚產生試驗必須最后進行,因為該反應釋放的氣體產物會千擾試條的其他試驗。在加入附加試劑后,請小心勿調換培養盒蓋。
• 如果加入附加試劑前陽性結果(包括 GLU 試驗)的數量少于 3 個:
- 重新培養 24 小時(土 2 小時),且不要加任何試劑。
- 重新進行需要加入附加試劑的試驗(如前說明)。
- 為了完成鑒定,可能需要進行補充試驗(參考有關鑒定的段落)。
解釋鑒定結果根據數值編碼獲得。
• 數值編碼的確定:在結果報告單,每 3 個試驗為一組,每個陽性試驗分別賦予數值 1、2 或 4,在每組中,陽性反應以相應的數值相加,由此可得到一個7位數字的編碼。氧化酶反應構成第21個試驗,如陽性則賦予數值 4。
• 鑒定:鑒定結果是根據數據庫(V4.1)得到。
*根據鑒定檢索手冊:- 從檢索手冊中查找數值編碼。
*根據 apiweb TMM鑒定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