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病毒IgG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法) Influenza Virus B IgG ELISA
【產品規格】
96T
【預期用途】
流感病毒(乙型)IgG檢測試劑盒可用于定性檢測人血清或血漿(檸檬酸鹽、肝素)中抗乙型流感病毒的IgG類抗體。
【前言簡介】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的RNA病毒。流感及普通感冒的區別: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一般都會有38℃以上的發熱、頭痛、合并咳嗽、咽痛等上感癥狀,可伴隨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這些癥狀與社區獲得型肺炎癥(CAP)的發燒、咳嗽、乏力等初始癥狀極為相似,遷延反復的疫情,增加了流感辨別的難度,因此發熱患者應及時去發熱門診就醫。各地發熱門診的標準不同,但目前普遍對37℃以上的發熱都劃歸到發熱門診處理,流感通常是一種持續3至7天的自限性疾病,但一些人會出現嚴重的和可能危及生命的醫療并發癥,如CAP肺炎,特別是在兒童、老年人和其他弱勢群體中。因此,使用流感病毒(乙型)IgG檢測試劑盒可以及時確定流感發生的是病毒還是細菌型感染,預防重癥,并為診療提供重要參考。
一是傳播途徑多:流感病毒可通過感染者打噴嚏和咳嗽等產生的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比如手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觸摸自己口鼻是常見的傳播方式。
二是傳染性強:容易在人群中迅速傳播,形成聚集性疫情。
三是無癥狀感染者可傳播流感病毒。流感的潛伏期為1~4天,從潛伏期末到出現癥狀后的急性期都有傳染性。流感病毒復制快,病毒滴度可在感染病毒后24小時達到峰值。流感病毒的無癥狀感染者可達30%左右。因此,由于無癥狀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病毒,可在自己和周圍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病毒。
四是流感病毒極易發生變異,易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
流感及普通感冒的確認主要依據流行性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和病原學檢查來判斷。在流感流行季節,由于病毒的變異能力可能會引起假陰性結果,因此疾病的診斷不應只依靠于實驗室檢測——就算測試結果呈陰性,醫生也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臨床經驗判斷是否為流感,以便對疑似病例積極處理,以及迅速實施預防和控制流感爆發的措施。針對有重癥流感的高危人群,應盡可能的進行病原學ELISA、膠體金等方法檢測排查。DRG乙型流感IgG檢測試劑盒(ELISA),可以用于人血清和血漿中抗乙型流感嗜血桿菌聚核糖核糖醇磷酸酯(PRP)IgG抗體的定量檢測,有經驗的醫生依據抗體濃度就可以判定病程情況,從而擬定合理治療方案。
【檢測原理】
德國DRG品牌的流感病毒(乙型)IgG檢測試劑盒特異性抗體的定性免疫酶學測定是基于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技術。微孔板上包被特定的抗原,以結合樣品的相應抗體。洗滌微孔以去除所有未結合的樣品材料后,添加酶聯物,與捕獲的抗體結合。在第二個洗滌步驟中,未結合的共軛物被去除。通過加入四甲基聯苯胺(TMB)底物,得到藍色反應產物,可以觀察到結合結合物形成的免疫復合物。該產品的強度與樣品中特異性抗體的數量成正比。加入終止液以終止反應,藍色變成了黃色。使用酶標儀器讀取450/620nm處的吸光度。
【檢測步驟】
1)加100µL標準品或質控品和稀釋的樣品至相應的微孔中,保留A1為空白對照。
2)用提供的封板紙封板。
3)37± 1 °C孵育1小時± 5 分鐘。
4)棄掉微孔中的內容物,用稀釋的洗滌液沖洗孔3次(每次每孔300µL)。洗滌和吸入的時間間隔應>5s。在吸水紙上用力擊打微孔板,以去除殘留的液滴。
5)加100µL酶聯物至每個微孔中,除了空白孔。
6)室溫下(20-25℃)避光孵育30分鐘。
7)重復洗滌步驟。
8)加100µL底物液至每個微孔中。
9)在黑暗環境中室溫下孵育15分鐘。
10)加100µL終止液至每個微孔中。
11)在加入終止液后的30分鐘內,用酶標儀讀取在450/620nm處的吸光度
【測量方法】
使用空白對照孔,將酶標儀調零。
如果由于技術原因,酶標儀不能使用孔板空白值調零,則從所有其他測量的吸光度值中減去其吸光度值,以獲得可靠的結果!
在450nm處測量所有孔的吸光度,并在微孔板布局中記錄每個標準/質控和樣品的吸光度值。
推薦使用620nm的參考波長進行雙色測量。
了解更多產品信息請在平臺上留言或者關注“科潤達生物”公眾號,科潤達生物,提供專業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