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燃氣爆炸事故的原因很復雜,通過在燃氣中添加加臭劑(四氫噻吩)并不能夠防止燃氣事故的發生,但燃氣加臭警示作用非常明顯,是燃氣用戶發現燃氣泄漏的重要途徑。
那么,究竟要添加多少劑量,才能在滿足經濟性和環保要求的前提下,達到警示的目的呢?-
在《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 50028-2006(2020年版)中
3.2.3 城鎮燃氣應具有可以察覺的臭味,燃氣中加臭劑的*小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無毒燃氣泄漏到空氣中,達到爆炸下限的20%時,應能察覺;
… …
在《燃氣工程項目規范》GB 55009-2021中
3.0.8 當供應的燃氣時,應進行加臭。加臭劑的*小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無毒燃氣泄漏到空氣中,達到爆炸下限的20%時,應能察覺;
上述規范中,都提到了一個“應能察覺”的關鍵詞。“應能察覺”與空氣中的臭味強度和人的嗅覺能力有關。加臭劑的嗅覺強度是指能引起察覺的味道強弱。國際上燃氣行業一版采用Sales等級
按慣例,報警等級(警示氣味等級)取上表中嗅覺度2級的中等氣味。那么,這個關鍵詞“應能察覺”的含義就是指嗅覺能力一般的正常人,在空氣-燃氣混合物中加臭劑氣味強度達到2級時,應能察覺空氣中存在燃氣。
味道只是定性,用于鑒別。在供氣端該如何來進行定量進行添加計算呢?
在確定加臭劑用量時,還要結合當地燃氣的具體情況和采用加臭劑種類等因素,有條件時,要通過試驗確定。
以四氫噻吩(THT)為例,根據國外資料,空氣中的四氫噻吩(THT)為0.08mg/m3(上式中的K值)時,可達到人確定察覺濃度,即該氣味會被99%的人(*少有99%的概率)察覺該氣味。以爆炸下限為5%的天然氣為例,經計算,在天然氣中應該*少含有THT8mg/m3,這是一個理論值。實際加臭量要考慮管道長度、材質、腐蝕情況和燃氣成分等因素,取理論計算值的2倍~3倍。
根據國內幾個大中城市在天然氣中加入四氫噻吩(THT)的量:北京為25±5mg/m3,上海為18~22mg/m3,天津為25mg/m3,廣州為25mg/m3,齊齊哈爾為16~20mg/m3,且冬季的加入量,一般要高于以上的數值。
天然氣(天然氣在空氣中的爆炸下限為 5%) 加臭劑用量(mg/m3):20
液化石油氣《C; 和C各占一半)加臭劑用量(mg/m3):50
液化石油氣與空氣的混合氣
(液化石油氣:空氣-50:50:液化石油氣成分為 C 和Ci各占一半)加臭劑用量(mg/m3):25
注:1 本表加臭劑按四氫噻吩計。
當燃氣成分與本表比例不同時,可根據燃氣在空氣中的爆炸下限炸下限為5%的天然氣的加臭劑用量,按反比計算出燃氣所需劑用量。
以上所述的數值為推薦值,實際工程中加臭劑的用量還應根據供應商提供的K值進行核實。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