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人物訪談】“創新、求精、服務”是中國·雙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龍”)銷售部長陳軍先生總結企業將近三十年來發展的關鍵詞。這六個字不僅是對雙龍在粉體設備行業多年來發展的精辟概括,還是企業從1989年成立至今一直在實踐、堅持和追尋的事情。
10月25日-27日,在2017第五屆上海生物發酵產品與技術裝備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生物發酵展”)上,陳部長接受了中國制藥網記者的采訪。采訪中,陳部長與我們進一步分享了雙龍的發展經驗,并就目前粉體設備混合機市場現狀作出了分析。

中國·雙龍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部長陳軍接受中國制藥網記者采訪
“創新、求精、服務”
雙龍以客戶為中心為品牌發聲
雙龍是我國的粉體設備供應商,致力于粉料的混合,是集混合機研發、制造、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擁有上海南翔、上海松江及江蘇鹽城三個制造基地。從2001年起,雙龍就與世界的粉體設備制造商開展了技術交流與合作,包括定制OEM設備等。由此,雙龍的制造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部分已達到先進水平。
的地位離不開雙龍對“創新、求精、服務”理念的貫徹與實施,陳部長也從這三個方面分享了雙龍在混合機行業的寶貴經驗。創新方面,據陳部長介紹,混合機是針對粉體的一款設備,由于粉體特性較為復雜,并不是一臺設備就能解決所有粉料的混合。對此,雙龍根據用戶要求、物料特性、生產工藝,從內部結構出發,創新設計出被行業認可的混合機。
求精方面,“我們的求精是對制造工藝的精益求精。”陳部長表示,依托在混合機行業中的優勢,雙龍不斷追求精良的制造工藝,力求為廣大客戶提供的設備產品。而在服務方面,陳部長則重點強調了售前服務。“服務當中不僅包含售后服務,實際上售前服務也是一大核心。”雙龍在進行設備生產前會了解客戶需求以及工藝要求,從而設計出令客戶滿意的制造方案。
當然,售后服務同樣對企業有著關鍵作用。在此方面,雙龍成立了專門的售后服務部門,并與生產部門相互協調。若是江浙滬三省的客戶提出問題,雙龍一般要求在24小時內到位。而若客戶所處位置偏遠,雙龍將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從時間上滿足客戶需求。

設備展示
“生產混合機需要‘繡花功夫’”
雙龍用設備品質成就企業未來
“創新、求精、服務”離不開產品這個載體,在本屆上海生物發酵展上,雙龍為廣大參展觀眾帶來了5類設備,包括雙螺旋錐形混合機、雙軸
無重力混合機、
臥式螺帶混合機、犁刀式混合機、以及近期生物工程和制藥行業廣泛應用的盤條式混合機。
采訪中,陳部長介紹,5類產品用于不同粉料的混合,有些為純粹粉料混合;有些為粉料加液體混合;有些適用于制藥、食品行業;而有些則適用于比較粗獷的混合。可以看出,雙龍在混合機品種方面較為齊全,“我們也會根據用戶不同的要求幫助他們選型,從這屆展會客戶的反應來看,我們提供的方案他們都比較認可。”
雙龍的混合機應用領域廣泛,食品和制藥行業也在其中,而如今人們對食藥安全越來越重視,相關企業也對生產設備的安全性提出了嚴格要求。在設備安全性方面,陳部長根據雙龍的生產經驗認為可以從兩個因素著手。
一個是標準,國家對食藥設備制定了詳細的標準,設備不僅要避免物料的污染,還要保證設備光潔度、材質等都符合標準。另一個則是細節,混合機不能有90度死角,所有的容器里面應是I角、圓弧角,包括攪拌件。“這是一個精工細作的活,雖然混合機是大型設備,但是要像繡花一樣,慢慢地去生產、琢磨。”

設備展示
“以混合機為主,把產品做精做好”
雙龍積極學習先進技術開拓市場
設備雖大,但雙龍卻用繡花的功夫去設計、生產,也正是憑借這樣的精神,企業的產品才能在國內外市場上“劈波斬浪”,獲得客戶的認可。陳部長告訴中國制藥網記者:“中國擁有較大的市場,我們首先要在國內市場上站穩腳跟,這是根本。”在站穩本土市場的基礎上,雙龍將目光投向了。目前雙龍銷售額的三分之一為外貿,產品市場涉及歐美、東南亞等。
談及歐美市場,或許很多人會“敬而遠之”,但陳部長卻不這樣認為。他表示,雙龍和歐美企業的合作主要通過工程公司,如果一個工程當中需要用到雙龍的混合機,對方會提出詳細的設備要求,包括生產工藝。雖然混合機看上去大同小異,但歐美方面在細節要求上卻較為嚴格。
目前雙龍已與歐洲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關系,陳部長以歐洲SQM公司為例。他向中國制藥網記者介紹,SQM多為大型生產線,在合作初期只要求雙龍做一條線上的一臺混合機。不過經過長期合作,如今雙龍已成為SQM整個線上混合機的供應商。“這些企業提出的要求、工藝我們都會嚴格去做,對雙龍來說這也是一個學習和不斷提高水平的過程。”

客戶向工作人員了解設備信息
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市場,雙龍的表現都可圈可點。當問及國內混合機市場現狀時,陳部長以多年的行業經驗分析表示,現在國內專業生產混合機的企業并不多,市場狀態也并不穩定。不過,雙龍卻從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混合機的生產,將近30年的發展已讓雙龍成長為行業的。
“我們有專業且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而且這個團隊比較穩定,這是我們很大的資本!”陳部長回憶,從89年至今還在為雙龍奉獻的員工大有人在,并且員工一直都是企業寶貴的財富。員工的穩定以及技術的強大促使雙龍在國內長期處于狀態,但陳部長卻表示,其他企業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未來雙龍還會以混合機產品為主,積極向歐美先進企業學習,把設備真真實實做精做好。“雖然看似簡單,但這個計劃還是較難做到,雙龍還要繼續努力!”陳部長如是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