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站 市場分析】植物提取物逐漸成為我國中藥類產品出口的增長主力,并且熱度還在不斷攀升。據悉,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是目前中醫藥領域很有可能實現化的子行業。
植物提取物是植物藥劑的主要原料,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勢,應用較為廣泛,常見的有保健品、化妝品、植物藥等領域。
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植物提取物需求量的穩定增長大大刺激了本行業的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報告顯示,2007年植物提取物銷售額達126.3億美元,2017年達到389.5億美元,年均市場發展速度約為12.5%。
中國方面,目前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出口額占行業總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80%,其中,出口是帶動植物提取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式。
另根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市場對天然食材、藥物的偏愛程度較高,中國植物提取物發展前景向好,并且隨著利好產業扶持政策的不斷出臺,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狀態,預計到2022年行業規模將突破340多億元。
盡管市場巨大,但我國植物提取物市場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比如各市場呈現出本土化的優勢,歐洲市場推崇不飽和脂肪酸產品,日本市場以植物發酵和豆類產品成為主流產品,美國市場的前7種產品都是本土化產品,這些都弱化了中國產品的趨勢。
再比如植物提取物產品創新速度慢。價格、成本成為競爭焦點,低利潤空間制約了產品研發和創新的速度,中國企業原來依靠歐美大公司每年推出明星產品拉動銷售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
此外,生產植物提取物的制藥設備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以
提取罐為例,提取罐是生產植物提取物的重要設備,傳統的提取罐結構設計不合理,在加熱提取中很容易產生死角,導致物料加熱不均勻,使物料提取效率低,無法完全提取所需成分,導致植物提取物的浪費。
上述所提到的挑戰和問題其實都需要行業和企業去解決。有人士還分析了未來我國植物提取物產業的趨勢。,政策趨嚴;第二,競爭日趨激烈。
比如《中藥提取物備案管理》中就植物提取物在藥品或食品的應用中進行了規范,市場更是成為植物提取物企業的必爭之地。
我國植物提取物產業起步晚,如果在提取工藝標準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仍繼續以粗提取物為主、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的方式,將很難與經營多年的國外企業競爭。
因此,如何突圍成為當下本土植物提取物企業的難題。專家也建議,我國植物提取物企業必須盡快提高競爭力,并在產品、標準、質量控制、創新能力、企業發展策略等多方面進行規劃和提升。
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國家政策對行業的政策優惠與創新鼓勵,與此同時,行業標準也需加快認定,企業也要積極維護行業秩序,進行行業自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