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2月14日,海辰藥業發布公告稱,終止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并向深交所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這也意味著,公司原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3600萬股公司股份,擬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4億元的定增事項以失敗告終。
對于定增終止的原因,海辰藥業表示,自公司披露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以來,公司與相關中介機構等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目前,綜合考慮公司整體發展規劃及投資項目實施計劃等諸多因素,經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審慎分析后,公司決定終止本次發行。
從背后的原因來看,這家藥企擬募資4億元用于四大項目建設,其中之一是投向年產5000噸鋰電池電解液
添加劑建設項目。
對于海辰藥業跨界“鋰電”這一陌生賽道,深交所曾在問詢函中要求公司就自身技術儲備、生產經驗和研發實力、客戶及潛在客戶的拓展情況、與現有客戶的區別等,說明本次募投項目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要求公司結合行業競爭格局、募投項目涉及行業的可比公司情況、說明新業務與現有主營業務差異及聯系,并進一步說明針對募投項目的產能消化措施,及是否已取得全部資質認證等。
海辰藥業稱,布局新能源領域,一方面原因在于近年來隨著醫藥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給整個醫藥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公司主要產品的醫保報銷范圍受限、國家帶量采購及省級聯動招標采購的措施導致利潤空間下降,亟需加快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拓展業務范圍。
財報數據顯示,海辰藥業近年來業績承壓明顯,2019年至2021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從9521.29萬元下降至2405.17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858.78萬元~3573.48萬元,同比下降87.5%~90%;實現扣非凈利潤2760.07萬元~3474.77萬元,同比增長14.76%~44.47%。
海辰藥業認為,鋰電池項目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及較高的回報率。通過投資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建設項目,有利于增強公司的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
然而,鋰電市場可能并不容易被“分羹”。
據了解,受疫情及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2020年以來,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鋰電成本上漲,動力電池供應不足情況加劇,在此背景下各方頻頻擴建鋰電項目,其中包括藥企在內的企業也紛紛跨界涌入。
但企業在加速擴張的同時,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關注,工信部發布了《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1年本)》(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要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隨著相關部門引導企業合理擴建產能,業內認為盲目的產能擴建并不可行,提升技術水平才是關鍵。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