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多肽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相連構成的一類化合物,是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的化學活性物質。近年來,因與小分子化藥和生物制劑相比,多肽藥物顯示出獨特的成藥優勢且副作用較低等優勢,正在引領眾多藥企的研發熱潮。
截至目前,全球獲批的多肽類藥物約180種,其適應癥主要涉及內分泌、代謝、腫瘤、中樞神經系統等領域,另有多款藥物處于III期臨床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統計,2021年全球多肽藥物(包含胰島素)TOP32銷售額達505.3億美元。其中,有6款藥物銷售額已超20億美元。具體來看,禮來的度拉糖肽(Trulicity),2021年銷售額達6471.90百萬美元;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Qzempic)銷售額達5361.5百萬美元;賽諾菲的甘精胰島素(Lantus)銷售額達2950.9百萬美元;諾和諾德的門冬胰島素(NovoRapid)銷售額達2535.4百萬美元;禮來的賴脯胰島素(Humalog)銷售額達2453百萬美元;諾和諾德的利拉魯肽(Victoza)銷售額達2394.7百萬美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全球非胰島素類的多肽藥物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357億美元升至2025年的622億美元,多肽藥物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以上藥品也或將在銷售上迎來新突破。
實際上,近日諾和諾德發布2022年財報顯示,其GLP-1類似物司美格魯肽,銷售額就已高達108.82億美元,國內銷售額為21.32億元,較2021年暴漲。同時,禮來也公布了2022年業績,其GLP-1類似物度拉糖肽業績同樣增長,銷售額高達74億美元。業內預計,兩款藥物優異的業績公告,或將使得更多藥企加入到多肽藥物賽道眾多中來。
據了解,在我國,盡管相較于歐美市場,多肽藥物市場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內企業多肽藥物研發生產和水平的提高,已經開始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多肽藥物市場也正在逐漸呈現出“繁榮”景象。例如,當前國內已經擁有許多從事多肽藥物研發及生產的企業,例如華潤雙鶴、麗珠集團、翰宇藥業、雙成藥業、諾泰生物等。
此外,在重磅多肽藥物面臨專利到期的背景下,國內藥企也已競相涌入研發相關仿制藥。如利拉魯肽中國專利已于2017年到期,目前已有13家國內藥企布局研發利拉魯肽生物類似藥/化藥仿制藥/改良新,其中進度最快的通化東寶、翰宇藥業、華東醫藥和正大天晴已提交2型糖尿病適應癥的上市申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