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市場分析】
原料藥,又稱活性藥物成分(API),是由化學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術所制備,但病人卻無法直接服用的物質,一般經過添加輔料等再加工程序,制成可直接服用的藥物。據統計,中國能生產的原料藥多達1500多種,總產量達百萬噸。機構表示,在原料藥方面,行業利潤增速下行情況環比企穩,未來有望逐步見底回升,建議關注華海藥業、天宇股份、同和藥業、富祥藥業、奧翔藥業等。
其中,華海藥業以特色原料藥及高級
醫藥中間體為發展起點,在做大、做強特色原料藥產業的同時,將產業鏈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制劑領域延伸,擁有了從
中間體、原料藥到制劑的垂直一體化優勢,實現了從制劑生產前端到后端的全鏈條覆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華海藥業自主擁有的美國 ANDA 文號已超過80個,隨著獲ANDA文號的制劑產品不斷增加,不斷擴容的產品梯隊將持續強化華海藥業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天宇股份近期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下半年除了原有穩定的商業化品種外,與恒瑞醫藥合作的即將商業化的項目,如降血糖類產品(脯氨酸恒格列凈)和抗腫瘤類產品下半年有望放量,支撐公司CDMO業務的持續增長。
根據天宇股份發布的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歸母凈利潤6879.54萬元,同比上升77.47%;扣非凈利潤1.32億元,同比上升64.39%。天宇股份表示,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上升的主要由于CDMO業務及制劑業務的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毛利增加;仿制藥原料藥及中間體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非規范市場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
同和藥業近日在機構調研中針對公司競爭力優勢表示,同和優勢是立項早,產品工藝、成本控制做得比較好。 公司在前期選擇產品以客戶導向為主,直接從原料藥做起,定位高端市場(歐、美、日韓),根據市場的反饋、客戶的需求進行產品選型,例如公司的產品瑞巴派特、醋氯芬酸、加巴噴丁等產品都是這種情況。隨著公司產品增多,公司也開始進行產品系列化的布局。公司綜合考慮了未來發展需要、客戶需求和公司的能力、特長等諸多因素對新產品的研發進行了戰略的布局。除了在原有的五大類品種即消化系統類藥物、神經系統用藥(抗癲癇類藥物)、解熱鎮痛類藥物、治療精神障礙藥(抗抑郁藥)、循環系統用藥(抗高血壓藥)外,抗凝血、抗痛風、抗糖尿病等都在向系列化發展。公司也會立項一些小眾品種。目前,公司第三梯隊在研的原料藥有三十多個品種,隨著公司研發隊伍的不斷擴大,未來每年都會新立項10個左右的原料藥研發項目,保持在該領域的持續競爭優勢。
根據同和藥業近期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公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5.6億元,同比增加5.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865萬元,同比增加5.59%。
公開資料顯示,富祥藥業是一家以高端抗生素原料藥及中間體、抗病毒藥物中間體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業的生物醫藥領域企業,秉承“中間體—原料藥—制劑一體化”戰略,其產品主要涉及β-內酰胺酶抑制劑、碳青霉烯類(培南系列)藥物、抗病毒藥物中間體等系列產品。
富祥藥業近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子公司奧通藥業和富祥科技分別投資建設了“年產6000t鋰電池添加劑項目”和“年產10000噸VC和2000噸FEC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具有年產15,000噸VC產品和3,000噸FEC產品的產能。截至目前,公司已具備年產8,000噸VC產品及1000噸FEC產品的產能。同時也已布局雙草酸硼酸鋰(BOB)等多個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相關產品,以更好滿足客戶需求。
奧翔藥業主要從事藥物制劑、特色原料藥、醫藥關鍵中間體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今年前三季度,奧翔藥業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根據奧翔藥業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公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6.72億元,同比增加16.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25億元,同比增加27.25%。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