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根據博際生物的申請,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產清算一案。公開信息顯示,博際生物創建于2017年,是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研發用于治療免疫系統相關疾病的創新生物藥。
2019年9月,博際生物核心產品BJ-001在美獲批開展臨床試驗。2020年,BJ-001獲得中國CDE的臨床批準。BJ-001由博際生物自主研發,是一款腫瘤靶向性IL-15融合蛋白,可以結合NK細胞和T細胞,激活免疫系統,殺傷腫瘤。此外,2021年,博際生物的又一個在研藥品PD-L1/TGFβ雙功能性融合蛋白(BJ-005),也獲得FDA批準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
除了兩條臨床管線外,博際生物還有5條在研雙抗管線,覆蓋實體瘤、血液瘤、自免等領域。不過,這些也至今都還在臨床前階段。
從整體來看,絕大多數企業破產都與研發失敗、新產品上市進展不如預期等問題有關。除了上述企業,Oxurion、Evelo Biosciences等也均是因為臨床試驗失敗而破產。而相比與國內藥企,其實近年來海外藥企的破產數量明顯更多。
有數據顯示,2023年申請破產的美國制藥、Biotech企業數量已創下近十年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還不乏明星企業。例如,去年12月初,Axcella Health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計劃進行清算和解散。Axcella由全球著名生物醫療風投機構,同時也是Moderna的孵化者Flagship Pioneering投資創立于2011年,成立后完成了7輪融資,并于2019年成功在納斯達克IPO。
11月下旬,Evelo Biosciences計劃解散。今年,Evelo的多項臨床接連失敗,涉及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疾病治療領域,在正式宣布解散前,Evelo也做出了諸多嘗試,包括于第一、第二季度接連減員等。
8月上旬,全球合成生物學三巨頭之一Amyrisye宣布已申請破產。據悉,2010年,Amyris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股價曾一度飆升至34美元/股。Amyris不可避免地走向破產重整,本質的原因則在于擴張太快。一位投資人表示,“在Amyris成長最快的那幾年,幾乎和所有大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在幾年時間,Amyris就迅速將業務邊界拓展到美國本土之外,頻繁地與各大公司合資、合作,不斷探索新的品類。
總的來說,對于大多數創新型企業而言,研發扎堆、同質化競爭,才是導致其破產的主要原因。在未來,還將陸續有眾多陷入擁擠賽道,實力不足的企業將被清退出局。因此,相關企業需盡快提升正確的品類選擇和綜合的成本管理能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