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邁入2024年以來,醫藥行業就進入了業績披露期。目前,除了大批本土企業在預喜外,大型跨國藥企也開始相繼發布2023年業績公告。
近日,強生發布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以及全年財報。2023年全年銷售額增長6.5%,達到852億美元。四季度增長較為強勁,銷售額實現214億美元,高于預期的210.1億美元,同比增長7.3%,凈利潤41億美元,同比增長28%。
按業務劃分,強生醫療設備業務銷售額為76.7億美元,同比增長13.3%,高于分析師預期的75億美元。強生表示,去年12月對心血管醫療技術公司Abiomed的收購推動了該業務營收的同比增長。此外,藥品銷售額為137.2億美元,同比增長4.2%,市場預期為134.4億美元。不包括新冠疫苗的銷售,制藥業務營收為136.8億美元。
據了解,制藥業務營收增長,主要是多款產品銷售增長。如作為強生制藥業務中暢銷單品之一的Stelara(烏司奴單抗)就在2023年創造了109億美元銷售額,比2022年增長了11.7%。2023年,達雷妥尤單抗全年收入也達到97.44億美元,距離邁入百億美金俱樂部僅一步之遙。此外,Erleada(阿帕他胺)、Imbruvica(伊布替尼)、Zytiga(阿比特龍)、Carvykti(西達基奧侖賽)等產品也發揮了強勁驅動業績增長作用。
不過,強生2023年營收相對2022年雖然實現了增長,但其未來發展也存在巨大不穩定因素。這一不穩定因素就是Stelara的專利懸崖。據悉,目前全球已有7款Stelara生物類似藥處于1期臨床及以上階段,其中Alvotech的AVT-04已在2023年9月獲日本批準。2024年,Stelara生物類似藥也將陸續進入歐洲市場。
在Stelara面臨專利挑戰的背景下,其實強生早已開始進行戰略布局,正加速在自免領域、抗腫瘤產品等方面加速布局。在2023年12月的一次企業業務更新中,強生表示,預計到2030年將推出20種新型創新藥物,10項資產擁有至少50億美元的峰值銷售潛力,15種藥物至少應該達到重磅炸彈的水平。此外,強生還設定了一個目標,到2025年成為一家每年銷售額達600億美元的制藥公司,計劃針對長期逃避疫苗制造商的病毒,展示其繼續擴大和多樣化其制藥產品的承諾。
目前,從強生在腫瘤學領域的管線布局來看,其非常熱衷于雙抗,據顯示,其腫瘤管線中3期及以上的24個項目中,涉及雙抗的就有9個。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26日,CDE網站顯示,強生兩款創新藥物EGFR/c-MET雙抗埃萬妥單抗(amivantamab)以及三代EGFR抑制劑蘭澤替尼片(Lazertinib)上市申請均獲藥監局受理,推測申報適應癥為二者聯合治療EGFR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