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截至目前,已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的A股醫藥生物公司中,約有超七成公司業績預喜,還有兩成左右公司業績預虧。對于這些業績預虧的企業而言,當下需要做的是積極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1月29日晚間,爾康制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48億元-1.98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爾康制藥稱,公司
中間體及部分輔料產品的價格、銷量均出現較大下滑,同時,公司開拓新業務導致費用增加,從而對利潤造成一定影響。
據悉,在短期業績承壓下,爾康制藥已在積極尋找業績新增長點。其此前披露,“公司碳酸鋰及其制劑項目產品已經實現銷售,目前公司持續開展碳酸鋰產業鏈上游布局,重點推進鋰礦端的延伸布局。”并表示,“公司在非洲尼日利亞等國設立分支機構,積極開拓資源綜合利用渠道。”
爾康制藥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日前表示,為了保證原料的穩定供應,公司投資新建了一個碳酸鋰及其制劑的項目。對于當前鋰礦行業表現不佳,碳酸鋰價格一直處于低位的情況,公司表示會對新業務進行審慎評估,尤其是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此外,爾康制藥還表示準備轉型做雙主業,即醫藥行業和新能源產業。公司曾透露,其現行戰略定位為鞏固提升醫藥行業現有存量業務,開拓發展鋰化合物產業鏈相關的新能源材料業務。
同樣決定轉型的虧損藥企還有國內肝素頭部企業健友股份。公司1月12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2億元至-1億元,由盈轉虧。原因是市場競爭加劇,肝素行業受到一定沖擊。同時受到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影響。
據了解,健友股份目前主要的業務為
原料藥、注射劑藥品的銷售以及CDMO服務,公司正加快從單一的標準肝素原料藥業務向標準肝素原料藥及制劑業務雙向發展轉型。2023年12月29日,健友股份還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提到,公司業務堅定的向制劑方向轉型,原料藥收入占比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藥企轉型也并非易事。業內指出,尤其對于一貫重銷售、輕研發,又缺乏人才隊伍的藥企來說,轉型需要更多時間。
例如,此前想要轉型脫發領域的振東制藥就未能扭虧。1月19日晚間,振東制藥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000萬元-4000萬元,比上年同期減虧22.01%-41.51%。據悉,報告期內,受醫保控費、國家集采等行業政策影響,公司部分產品銷量和價格下滑,導致該部分產品貢獻的利潤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繼續加大對主要的防脫發產品達霏欣米諾地爾搽劑等的品牌建設投入,達霏欣米諾地爾搽劑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