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2024年1月,國產創新藥迎來開門紅,其中在創新藥獲批上,1月已有3款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同時國產創新藥出海在1月份也勢頭旺盛,多家國內藥企先后達成10余項跨國合作。
根據梳理,1月已有3款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分別為恒瑞醫藥的富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四環醫藥的脯氨酸加格列凈片、齊進藥業的中藥創新藥兒茶上清丸。此外,亦有多款創新藥新適應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批準。
其中,恒瑞醫藥于1月31日公告稱,公司自主研發的富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獲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療腹部手術后中重度疼痛。這也是國內頭款自研1類阿片類鎮痛創新藥。
業內表示,術后疼痛是常見的急性疼痛之一,但中重度疼痛患者鎮痛治療滿意度并不盡如人意,患者對更高效鎮痛療法的有強烈需求。富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是恒瑞醫藥在疼痛管理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產品,上市后有望提升術后疼痛患者康復進度和生活質量。
除了創新藥獲批上市外,1月,已有宜聯生物、安銳生物、舶望制藥、瑞博生物等多家國內藥企先后達成10余項跨國合作。
其中宜聯生物今年初宣布已與羅氏達成全球合作和許可協議。雙方將合作開發靶向間質表皮轉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候選產品YL211(“c-MET ADC”),用于治療實體瘤。根據協議條款,羅氏將向宜聯生物支付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5000萬美元,另外還有近10億美元的開發、注冊和商業化潛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來基于全球年度銷售凈額的梯度特許權使用費。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宜聯生物與BioNTech也達成合作協議,此項合作潛在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接連兩款ADC管線成功BD,宜聯生物近期可謂收獲滿滿。
安銳生物1月初則宣布與阿斯利康達成獨家選擇權和全球許可協議,開發并商業化一款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L858R突變的新型變構抑制劑。根據協議條款,安銳生物將獲得高達4000萬美元的預付款和近期付款,此外基于合作項目取得的研發里程碑和商業化里程碑,安銳生物有權獲得超過5億美元額外付款以及全球凈銷售額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
而瑞博生物與德國勃林格殷格翰攜手合作,宣布將共同開發治療非酒精性或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NASH/MASH)的小核酸創新療法。根據雙方合作條款,瑞博除了將收到一筆預付款外,在此次多靶點合作項目中,瑞博將有權獲得基于開展臨床研究、藥物注冊和商業成功等里程碑付款以及上市產品的階梯式銷售提成,總交易金額超過20億美元。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醫藥研發能力明顯提升。如在腫瘤領域,我國創新藥企近年來持續加碼抗腫瘤創新藥管線的研發,當前逐步迎來收獲期。2023年我國抗腫瘤在研藥物管線達2,766條,同比增長了15.25%。國產創新藥在獲批上市的同時,也不斷走出去,迎接更廣闊海外的市場。
不過有分析人士也指出,雖然我國近年來對創新藥企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從整體來看,我國創新藥企仍處于“爬坡過坎”階段,面臨諸多待解難題。面對未來,我國應進一步加強藥物源頭創新,增加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投入。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