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作為ADC領域“賣水人”,藥明合聯迎來發展契機。數據顯示,近年來藥明合聯業績表現出色,雖然規模還不大,但增速十分亮眼。
據了解,近年來全球范圍內ADC創新藥研發熱情高漲,市場正迎來高速發展。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15款ADC藥物獲批上市,在研管線高達900余項。據預測,從2022年到2030年,全球ADC市場有望從79億美元增至647億美元,年復合增速將到達30%。而國內ADC領域未來3-5年或將有一批差異化產品上市,據預測,2022年到2030年,中國ADC市場有望由8億元增至662億元,CAGR高達72.8%。
而藥明合聯在小分子、大分子及偶聯技術等方面建立了自己的能力,服務范圍涵蓋生物偶聯藥物開發及生產的每個關鍵步驟。近年來藥明合聯業績表現出色,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藥明合聯的營收分別為0.96億元(人民幣,下同)、3.11億元和9.90億元;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0.26億元、0.55億元、1.56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分別為0.33億元、0.77億元和1.94億元。
此外,2月1日藥明合聯發布正面盈利預告,稱公司預計2023年銷售收入增長超100%,凈利潤增長超80%,經調整凈利潤增長超過100%。對于業績的增長,藥明合聯稱,主要是因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的持續活躍發展以及公司在贏得項目方面的競爭優勢。
藥明合聯還稱,公司2023年11月上市后獲得多個PPQ項目(生產工藝驗證項目,通常在商業生產規模下進行交付執行),并與多家專注于ADC開發的創新生物科技公司簽署技術合作項目。業內表示,這些新增項目將為后續業績增長打下基礎,后續業績比較有保障。
CXO企業被稱為醫藥行業“賣水人”,但是與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CXO企業不同,藥明合聯只聚焦于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CRDMO服務,因此其未來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發展。
但是,當前ADC藥物市場正在快速發展。有數據顯示,全球ADC藥物市場的預期增長遠高于全球生物藥物市場(不包括生物偶聯藥物)的增長。且近些年來,中國ADC領域也不斷迎來大爆發,是“借船出海”的種子選手。
根據梳理,2024年開年,ADC藥物就保持著較高的熱度。如1月2日,羅氏以超10億美元的總金額,獲得宜聯生物c-Met ADC新藥YL211的全球權益。1月8日,百奧賽圖宣布與Radiance達成一項選擇與授權協議。根據協議,Radiance有權選擇獲得一款百奧賽圖全人HER2/TROP2雙特異性抗體偶聯藥物(雙抗ADC)的授權,用于針對任何人類疾病的治療性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開發、生產和商業化。同日,強生宣布將斥資20億美元收購AmbrxBiopharma,預計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此次收購將為強生帶來一款治療前列腺癌的ADC及其它管線。
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擁有ADC產品的企業在業績上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羅氏和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Kadcyla和Enhertu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額分別達到了16.52億美元和19億美元,兩款藥物均為靶向HER2。再如國內藥企科倫藥業近日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稱,ADC藥物授權帶來的確認收入增加和減虧是全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表示,考慮到ADC創新藥在全球范圍內景氣度持續高漲,其或將成為科倫藥業未來主要的增長動力來源。
藥明合聯作為ADC藥物領域“賣水人”,當下其業績表現非常不錯。展望未來,業內表示,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