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產品資訊】阿爾茲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全球約有5000萬人罹患此病,藥物需求巨大。但是阿爾茲海默病被認為是新藥研發的“黑洞”,過去20年間,研發治療和預防阿爾茲海默病藥物的嘗試失敗約146次,投入超6000億美元研發費用,失敗的臨床藥物超過300種,失敗率非常高。據悉,美國渤健放棄阿爾茲海默病爭議藥物,將集中精力開發新療法。
2024年1月31日,渤健(BIIB.US)宣布會重新安排其在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領域的資源,將停止阿爾茲海默病治療藥物Aduhelm(通用名aducanumab,阿杜那單抗)的開發和商業化,將所有權利歸還發明該藥物的瑞士藥企Neurimmune。
與此同時,渤健將停止Aduhelm(阿杜卡尼單抗,aducanumab-avwa)100mg/mL靜脈注射液的開發和商業化,以及終止正在進行的IV期ENVISION研究,終止決定與安全性或療效無關。未來,渤健會將終止開發Aduhelm而節省的大部分資源用于部署其在AD領域的特許經營權。
據悉,2021年6月,FDA已批準渤健開發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Aduhelm上市,但由于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它能減緩認知能力下降,業內人士認為Aduhelm的臨床療效數據不足以支持其獲批上市,因此這種藥物未能獲得醫生或保險公司的青睞。隨后,這款藥物遭遇了限制使用、銷售慘淡、研發團隊解散等一系列挫折,連續的打擊導致Aduhelm陷入深淵,渤健也因此淪落到需要裁員來維持生計。
據渤健2021年財報,Aduhelm自2021年6月上市以來銷售額僅300萬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顯示,Aduhelm銷售額為280萬美元。也正是由于Aduhelm商業化未達預期,在2021年12月,渤健就已經開起了大規模裁員計劃,主要被裁人員也是Aduhelm商業化團隊,目的是在Aduhelm商業化受挫的情況下節省成本。
渤健在公告中表示,公司通過移交Aduhelm,將為Leqembi(通用名lecanemab,侖卡奈單抗)的開發騰出資源。
Leqembi由渤健和日本衛材藥業合作開發,是臨床證明服藥1年半減緩27%記憶力和思維衰退的阿爾茨海默癥藥物。2023年1月該藥物通過加速批準途徑獲批,在此之后,Leqembi在一項3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被驗證了預期臨床效益。FDA在新聞稿中說,Leqembi應開始用于處于阿爾茨海默癥的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癡呆階段的患者。據悉,該藥于2023年7月獲FDA“完全批準”上市,為20年來獲FDA完全批準的阿爾茲海默病新藥。此外,渤健還將加速開發靶向tau蛋白的反義寡核苷酸(ASO)療法BIIB080和口服小分子抑制劑BIIB113。
業內指出,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研發被認為是一大難題,該領域遭受挫折也是行業普遍存在的現狀。有數據數據顯示,從1998-2017年,全球有146款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進入臨床試驗“終點”,只有4款藥物成功走向市場。也就是說,每37種藥物中只有1種藥物能獲得“成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