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政策法規】全國集采常態化工作正陸續推進。近日,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方面表示,2024年要繼續推動集采“擴圍提質”,開展新批次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采,做好集采中選品種協議期滿接續,實現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數合計至少達到500個。
2023年,全年共開展兩批80種藥品國家集采,平均降價57%。其中在2023年4月,第八批國家集采公示擬中選結果,共39種藥品采購成功,已于當年7月開始落地實施,39個中選品種平均降價56%,預計將為患者節約費用260億元。在第九批集采中,涉及42個品種,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擬中選藥品涵蓋感染、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急搶救藥、短缺藥等重點藥品。截至目前,國家組織集采9批374種藥品平均降價超50%,進一步為患者醫療費用“減負”。
在高值醫用耗材方面,2023年開展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主要針對人工晶體和運動醫學類耗材,共有126家企業進入擬中選名單,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70%,與前三批的冠脈支架、人工關節、骨科脊柱類耗材等高值耗材國家集采相比,本次降價力度更溫和,此前高值耗材集采擬中選產品的價格平均降幅超過80%。全國患者預計將于2024年5月、6月用上降價后的中選產品;通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單顆種植牙整體費用降至6000至7000元左右,已累計種植150萬顆。對于有意愿種植牙的患者而言,隨著單顆常規種植牙價格大大降低,有利于減輕患者的費用負擔,從曾經“望牙興嘆”到享受公開、透明的醫療服務。同時,隨著專項治理的推進,也有利于擠出價格水分,進一步規范種植牙市場的秩序,有利于行業更規范和健康發展。
據悉,藥品、耗材降價后,還需要保證供應。目前中選產品供應總體穩定,但受短期臨床需求波動等影響,也有個別品種臨時性供應緊張問題。為壓實中選企業履約責任,確保臨床用藥穩定,鞏固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成果,國家醫保局2024年1月已經印發《關于加強醫藥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供應保障。
根據國家醫保局要求,每批次集采落地執行前,各地醫保部門應組織中選企業與醫療機構在規定時間內簽訂采購協議;對中選后長期不簽合同,導致醫療機構無法開展采購、影響臨床使用的,應視情節取消相關企業中選資格或按規定給予醫藥價格和招采失信評級等,進一步保障好集采中選產品供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