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繼2022年醫保目錄對6種中藥注射液解限后,新一輪國家醫保目錄對中藥注射液的醫保支付范圍繼續放寬,共有27種中藥注射劑醫保支付部分松綁,包括熱毒寧注射液、參芪扶正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等。
因安全性問題,中藥注射液一直是臨床用藥中的備受爭議品種,也是近年來各地輔助用藥目錄監控的對象。此外,2017版醫保目錄中對中藥注射液提出嚴格限制使用規范要求,26個中藥注射液品種限二級以上醫院使用,部分還附加病癥限制。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對中藥注射液提出了更明確、更嚴格的要求,受到限制的品種繼續擴大,并將部分種類直接剔除,且要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才能使用,同時規定只能用在重癥或特定病種上。
相關數據顯示,由于醫保政策的限制,中藥注射液院內市場銷售額逐年下滑,已從2016年的880.58億元降至2022年的406.14億元。
據了解,此次解限的中藥注射液共同特點是仍限制在二級(含二級)以上醫院內使用,正規性較高。此外,國家藥監局方面也在積極推動持有人加快中藥注射劑上市后研究評價,以進一步保證產品安全性。
隨著醫保解限范圍擴大,業內認為,主要依賴醫院銷售的中藥注射液未來或有望結束多年的連續下滑趨勢,重新進入快速上升期。更有行業人士預計,未來中藥注射液市場或達到千億級規模。
在此背景下,業內認為對于部分以中藥注射液為主要產品的中藥上市公司業績而言或也有提振作用。
實際上,早在2023年年底,紅日藥業、上海凱寶、華潤三九、九芝堂等上市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醫保支付限制的松綁有利于其公司旗下中藥注射液品種的市場推廣,長期看有利于擴大該產品市場,對銷售業績的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例如,康緣藥業2023年12月13日公告,公司產品熱毒寧注射液在《國家醫保目錄》中成藥部分醫保支付范圍由“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重癥患者”調整為“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公告顯示,該產品用于外感風熱所致感冒、咳嗽,癥見高熱、微惡風寒、頭痛身痛、咳嗽、痰黃;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公司稱,公司品種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短期內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暫無法估計,但長期來看對公司產品的市場推廣及銷售將產生有利影響。
數據顯示,康緣藥業的熱毒寧注射液2022年營業收入7.68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17.66%;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9.8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8.04%(未經審計)。從數據來看,與2022年相比,康緣藥業的熱毒寧注射液2023年的銷售情況提升明顯,隨著該產品部分醫保支付范圍限制的放寬,預計未來銷售額也有進一步增長的可能。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