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被逐漸應用到醫療領域,包括輔助診斷、影像診斷、個性化治療等,它可以幫助醫生進行快速、準確的診斷,助力提高診療效率和水平。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還在不斷創新和進步,繼ChatGPT后,2月16日,OpenAI發布文生視頻模型Sora,使得人工智能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對此,有網友評論表示,“Sora的功能是很強的,可以無限放大!”也有網友關心需要多少顯存等問題。
據了解,Sora模型是基于transform架構的擴散模型,保持DALL·E 3的畫質和遵循指令能力,并利用了GPT擴寫,接收用戶的文本指令后就可以快速生成長達一分鐘的視頻,并可以獲取現有的靜態圖像并從中生成視頻。該模式具備超長生成時間(60s)、單視頻多角度鏡頭、理解物理世界三大優勢。
業內認為,Sora+醫療可能會擦出火花,在醫學教育、醫學培訓、醫患交互、疾病診治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有國外的醫療行業人士認為,Sora在醫療保健和臨床試驗中具有多種潛在應用,包括:可以利用Sora為試驗中的患者生成定制視頻,提升溝通效率;可以制作個性化的視頻用于心理健康治療等;可以生成詳細的手術視頻,為醫生在實際操作復雜手術前提供練習和可視化場景等。
可以預見,未來Sora模式若能應用到醫療行業,或許能夠給行業帶來更大的改變。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約為14.4萬億元。制造業、零售業、電信行業和醫療健康等四大行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采用率均取得較快增長。業內預測,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為全球貢獻近90萬億元的經濟價值,其中我國將突破30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Sora+醫療值得期待,但實際影響還將取決于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醫療行業的接受度,同時也可能涉及相關的隱私、倫理等問題,需要進一步處理。
有業內指出,醫療健康領域是關系到人體健康安全的領域,倘若Sora生成的視頻內容不準確或具有誤導性,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同時,社會對新技術的問世也會有很多顧慮,需要相關的規范來讓其更好地服務于人類。例如,在近期同樣受關注的腦機接口領域,我國今年已發布的《腦機接口研究倫理指引》,在擁抱新技術的同時,也在防范風險,從而更好地推動新技術的應用。
從整個人工智能醫療行業來看,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水平不斷升級,我國人工智能醫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醫療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8.3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329.3億元。另有數據預計,到2027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約430億元人民幣。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