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后簡稱:AD)主要可分為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后簡稱:FAD)和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后簡稱:SAD)兩種類型。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為癡呆,即記憶、推理和社交功能的進行性損害,終導致患者完全喪失學習記憶能力和生活能力,需要全程陪伴和護理,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
據悉,我國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通過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AD)從無癥狀期到有癥狀期腦脊液和影像學生物標志物的動態變化規律,闡明了AD發病出現生理病理變化的關鍵時間節點,為靶向Aβ(β淀粉樣蛋白)等相關病理蛋白的抗AD新藥提供了時間窗指導。2月22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阿爾茨海默病市場巨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有71.4%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從未因癡呆癥就診過,97.2%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沒有接受診療。接受就診的患者中,約80%為中重度患者。另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診斷市場規模約217.5億元,2025年預計將達到260.2億元。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相關藥企也不斷加大藥物研究,并不斷實現突破。如2024年1月9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衛材(Eisai)遞交的1類新藥侖卡奈單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已正式獲批。作為一款抗淀粉樣蛋白(Aβ)原纖維抗體,侖卡奈單抗此次獲批的適應癥為治療早期阿爾茨海默病(AD),即確認淀粉樣蛋白病理的AD源性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和輕度AD癡呆。
與此同時,禮來公司也在開發一種名為多納奈單抗的類似治療方法。據悉,禮來正在尋求中國對該藥物的批準。去年10月,禮來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并獲得受理。
面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需求,全球范圍內有多家藥企投入相關新藥研發。據悉,國內還有多個AD藥物處于早期臨床階段。其中包括恒瑞醫藥的抗Aβ單克隆抗體SHR-1707注射液等。
此外有人士還指出,核糖核酸(RNA)藥物和核糖核酸疫苗是未來藥物和疫苗的代表。現在,阿爾茨海默病也可能開啟這個思路,借助RNA干擾(RNAi)療法進行治療。
據悉,RNAi療法使用RNA中兩個被稱為小干擾或沉默RNA(siRNA)的短片段,來抑制致病蛋白質,如阿爾茨海默病的β-淀粉樣蛋白。研究者用組氨酸-賴氨酸多肽來包裹siRNA物質,以確保其完整到達大腦中的靶組織——β-淀粉樣蛋白。然后,siRNA會被釋放并激活由RNA誘導沉默復合物(RISC)驅動的酶促反應,后者可以切割β-淀粉樣蛋白的mRNA鏈,阻止其在神經細胞內的表達和出現,從而緩解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