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中國市場一直是全球發展的重要引擎,重要性愈發顯現。面對廣闊的中國市場,近年來,跨國藥企正通過多種形式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業內表示,隨著外資在華布局的持續加碼和本土化升級,跨國企業帶動中國中小企業的創新與國際化進程也在加速。如2月26日舉行的2024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大會上,阿斯利康宣布上海成為其第五大全球戰略中心,并發布"上海醫藥創新企業2024合作出海計劃"。這意味著,上海將成為除英國劍橋、美國波士頓、美國蓋瑟斯堡和瑞典哥德堡四大以研發為主的戰略中心之外,又一集研發、商業及生產運營為一體的全球戰略中心,成為阿斯利康全球戰略、研發及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
阿斯利康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在全球醫療保健行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在創新方面處于較高地位,而且在重要藥物的全球研發和生產中扮演關鍵角色。對于阿斯利康而言,中國市場特別是上海至關重要。
除了阿斯利康,還有很多跨國藥企也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如拜耳在中國設有兩個“全球研發中心”和四個“制造工廠”,中國已經是拜耳全球的第2大市場。據悉,近年來,為滿足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產品需求,拜耳投資1億歐元大規模提升北京供應中心的生產能力,旨在保證高質量產品的穩定供應,以滿足中國患者對治療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拜耳處方藥產品的需求。
此外,今年1月,拜耳、RTW投資公司還宣布,分別以3500萬美元和1.27億美元對箕星藥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箕星”)進行股權投資。通過此次合作,拜耳將獲得箕星在心血管和眼科領域產品線商業化權益的優先談判權。
拜耳中國相關人士曾表示,中國市場是拜耳強勁的增長引擎之一,希望不斷提升拜耳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的可及性。
中國也是勃林格殷格翰的重點市場和創新高地之一。其表示,未來五年,將計劃在華研發投入超40億人民幣。其中,人用藥品業務預計到2029年將收獲超過30項注冊審批成果。動物保健業務未來五年預計將有超過15種新產品、新適應癥在華獲批上市,覆蓋經濟動物和伴侶動物的關鍵物種。
據悉,2023年11月,勃林格殷格翰還與廣州恩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致力于將后者針對新型細胞因子的創新性抗體藥物,通過CDMO平臺轉化為終端產品。勃林格殷格翰稱,公司再度攜手本土創新生物醫藥企業開展合作,持續深耕中國創新藥物市場。
而輝瑞相關人士也表示,看好中國市場。截至目前,輝瑞已經為中國患者帶來了80余款創新產品和醫療解決方案。相關人士表示,在中國,輝瑞中國研發中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全產品線關鍵Ⅲ期及注冊申報實現China All-In,到2027年,實現中國參與全部關鍵Ⅲ期臨床試驗,并且要求全球研發各治療領域團隊始終把中國納入輝瑞全球新產品頭批申報地區目錄,保證達成在中國實現全產品線同步遞交。
此外,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輝瑞相關人士還透露了一項計劃,重點將中國、日本、德國和法國作為重要國際市場,通過特定國家的關鍵產品實現實質性增長。他提到:“ALK抑制劑博瑞納(洛拉替尼)在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約有7%的肺癌患者可以從該藥物中獲益,而此數字在全球僅為1.7%。”據悉,輝瑞還在中國市場啟動“輝瑞Ignite計劃”,與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結成合作伙伴,助力合作伙伴加速研發。
分析人士表示,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印發,頭次在國家層面提出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加上隨之而來的全國范圍內醫療體系改革迅速展開,這也成為眾多外資藥企加碼在華投資力度的契機,也在客觀上大幅加速了國內相關技術創新、研發及生產能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