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據業內統計,科創板30家創新藥企業(含創新疫苗)中,超半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其中,超七成公司營業收入增加,六成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目前,超八成科創板創新藥企業的核心產品在獲批上市后,商業化跑出“加速度”,給企業帶來了勢頭強勁的業績增長。
例如,百濟神州由2022年同期的虧損130多億元收窄至百億元,全年歸母凈虧損67.16億元,歸母扣非凈虧損96.82億元,營業虧損88.1億元,虧損總額62.08億元。實現營收為174.23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82.1%,這主要受益于核心產品核心市場產品銷售額的增長。
具體來看,百濟神州的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總計91.38億元,2023年同期全球銷售額總計38.29億元,同比增長138.7%,占全年總收入的半數以上。
同為百濟神州核心產品的PD-1腫瘤藥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表現也不俗,2023年銷售額總計38.06億元,同比增長33.1%。目前,百澤安已在歐盟和英國獲批1項適應證,在中國獲批12項適應證,其中11項適應證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是目前納入適應證數量居前的PD-1產品,廣泛覆蓋肺癌、肝癌等我國高發癌種。
未來,百澤安的銷售還具備進一步增長的潛力:在美國,FDA正在審評百澤安用于一線治療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上市許可申請,根據 《處方藥申報者付費法案》(PDUFA),預計FDA將于2024年7月對該項申請做出決定。同時,FDA也正在審評百澤安用于二線治療ESCC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FDA已完成此項申請獲批前的生產基地現場核查,預計FDA將于2024年上半年批準此項申請。
目前百濟神州在研藥物管線豐富,已超過50款,覆蓋單抗、雙抗/多抗、ADC、細胞治療、mRNA等。2023年,百濟神州共推動5款新分子實體進入臨床,預計2024年啟動至少10個新分子實體的初次人體臨床試驗。此外,百濟神州還在推動PD-1腫瘤藥與其他藥物的聯合療法,該藥正在與超過40款分子進行聯合研究,包括LAG3、TIM3、OX40、HPK1抑制劑等。
除了百濟神州以外,艾麗斯也在核心產品的拉動下業績增長明顯。2023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約20.12億元,同比增加154.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45億元,同比增加394.07%。公司在公告中稱,報告期內核心產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艾弗沙)一線治療適應癥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后,銷售持續放量,營業收入增長幅度較大。
據介紹,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艾弗沙)是艾力斯原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EGFR-TKI,該藥于2021年3月獲批上市,用于既往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時或治療后出現疾病進展,并且經檢測確認存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療。2022年6月,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艾弗沙)獲批一線適應癥,用于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外顯子19缺失或外顯子21(L858R)置換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截至目前,艾弗沙肺癌一線及二線適應癥均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隨著科創板創新藥企業成長預期逐步兌現,多家公司均在調研中表示,對國內創新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同時,各大科創板創新藥企業也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國際化進程正在加速。天風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我國創新藥企業有望分享全球醫藥市場的發展紅利。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