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跨國藥企2023年財報已陸續披露,隨之披露的還有研發投入金額。根據各企業報告來看,2023年研發投入居前的公司排名有變,從高到底分別是默沙東、強生、羅氏、諾華、阿斯利康、輝瑞、禮來、百時美施貴寶、艾伯維、賽諾菲等。往年研發投入都是羅氏排在前面,現在位置已經被默沙東替代。
根據默沙東報告,2023年其研發費用高達305億美元,占收入的50%以上,也高于其2022年的135億美元。不過,從這筆研發費用來看,交易相關的金額占據半壁江山,包括投入55億美元與第一三共合作開發ADC藥物,以114億美元收購Prometheus和Imago Biosciences等,如果去掉這些投入,其2023年研發費用為136億美元,與2022年水平相當。
緊跟其后的是強生,其2023年研發費用為151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6.7%。2023年,強生實現總收入852億美元,其研發費用占收入的比例的17.7%。2023年的強生動作頻頻,包括:強生的RSV疫苗于2023年3月29日終止了三期臨床;旗下的楊森制藥打算關閉位于荷蘭萊頓的傳染病和疫苗部門,而其兩個部門重組剛過半年時間。
此外,禮來研發費用較2022年增長29%,諾華研發費用較2022年增長23.9%,艾伯維較2022年增長18%,阿斯利康較2022年增長12%,賽諾菲同比增長3%。
值得一提的是,羅氏2023年研發費用反而比2022年減少了5.7%,僅為149.7億美元,占2023年總收入的22.6%。
據了解,羅氏在2023年動作頻頻,23年8月31日其對業務線進行了拆分,原有的抗感染、神經與罕見病治療領域醫學科學團隊,被拆分為兩個部門:神經與罕見病治療領域、呼吸與抗感染治療領域。
與此同時,羅氏的管理層隨之變動,包括:由現任抗感染、神經與罕見病治療領域醫學事務負責人周薇女士,自當年9月1日起擔任該領域醫學事務負責人;由現神經與罕見病治療領域醫學科學經理負責人龐智謙先生,自9月1日擔任該領域醫學事務負責人,成為醫學和個體化醫療部管理團隊成員,并向醫學和個體化醫療副總裁李濱先生匯報;宣布羅莉莎女士將于9月4日加入羅氏制藥中國,擔任眼科治療領域醫學事務負責人,并作為醫學和個體化醫療部管理團隊的成員,向醫學和個體化醫療副總裁李濱先生匯報,加入羅氏之前,羅莉莎在拜耳擔任眼科疾病領域的醫學科學負責人。
除了羅氏,同樣在2023年研發費用下降的還有百時美施貴寶、輝瑞等,分別比2022年減少2.22%、6.65%。據悉,輝瑞在2023年初對罕見病和腫瘤學研發管線進行了改造,并正在尋求相關合作伙伴。2023年9月1日起,輝瑞的組織架構生效,除輝瑞全球腫瘤學部門重組成為獨立業務單元外,輝瑞中國疫苗事業部、醫院急癥事業部等也迎來調整。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