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阿斯利康進入中國已超過三十年,業務涵蓋包括研發、生產、銷售和市場營銷的醫藥產業鏈。三十年來,中國市場已成為阿斯利康的重要增長引擎和全球重要市場。
據悉,3月24日,阿斯利康宣布,該公司已在中國青島和無錫分別投資7億美元和4.75億美元用于新建藥物工廠。相關人士表示,這一舉措體現了阿斯利康對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
這兩座新工廠的建設是阿斯利康在華業務擴張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滿足中國市場對高質量藥品的需求。青島工廠將成為阿斯利康全球大型生產基地之一,而無錫工廠則專注于生產創新藥物。
阿斯利康相關人士表示,“中國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其看來,中國對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及好的營商環境,為跨國企業在中國發展提供了支持,也讓阿斯利康對未來充滿信心。
此外,在近期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阿斯利康將攜手北京市大興區政府以及本土優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探索在疫苗領域的合作模式。其中包括探索創新疫苗產品管線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臨床研究、注冊報批和商業化等潛在機會,助力中國健康生態圈建設和醫療產業創新發展。
而在日前舉行的2024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大會上,阿斯利康還宣布,上海將成為其又一集研發、商業及生產運營為一體的全球戰略中心,成為阿斯利康全球戰略、研發及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阿斯利康將以上海作為細胞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發基地,與中國伙伴開展廣泛合作。阿斯利康稱,近年來,上海加速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吸引了更多跨國藥企投資。阿斯利康不斷加碼投資,升級在華布局,加速本地化進程。
據了解,近年來,跨國藥企通過多種形式持續深耕中國市場。除了阿斯利康,今年1月,拜耳、RTW投資公司宣布,分別以3500萬美元和1.27億美元對箕星藥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箕星”)進行股權投資。通過此次合作,拜耳將獲得箕星在心血管和眼科領域產品線商業化權益的優先談判權。拜耳中國相關人士此前還稱,中國市場是拜耳強勁的增長引擎之一,希望不斷提升拜耳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的可及性。
2023年11月,勃林格殷格翰與廣州恩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致力于將后者針對新型細胞因子的創新性抗體藥物,通過國際CDMO平臺轉化為優質終端產品。勃林格殷格翰稱,公司再度攜手本土創新生物醫藥企業開展合作,持續深耕中國創新藥物市場。
有人士表示,近年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2011年以來,中國批準上市新藥500多個品種,占全球14%,在研新藥項目占全球33%。跨國公司購買中國企業研發項目,2022年44起,成交額275億美元;2023年以來有70多起,成交額近400億美元。“歡迎跨國制藥企業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購買更多的本土企業研發項目,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多更先進的治療手段。”
當前,我國有關部門都在積極研究和探索從生物醫藥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支持創新藥產業發展的政策,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推進醫療健康領域的規則、標準、管理制度開放,努力營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些都必將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