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近日,基石藥業披露2023年業績稱,公司期內收入為4.64億元,同比下降8.6%,其中商業化收入3.681億元,虧損3.67億元,同比減虧59.3%。
減虧的背后,離不開公司縮減多項開支。報告期內,公司研發開支降至5.27億元,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降至1.99億元,行政開支降至1.83億元。對此,基石藥業表示,減虧主要是因雇員成本的大幅減少和轉讓艾伏尼布業務的凈收益。
2023年,基石藥業通過裁員“節流”。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職員工數量僅230人,包括122名研發人員和108名銷售、一般及行政人員,而2021年和2022年末,公司的在職人數分別為611人和476人,其中研發人員204人和166人。可以看到,公司的研發人員正在減少。
艾伏尼布是針對IDH-1突變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劑,已被證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可使ICC患者保持長期的疾病穩定期,該產品于2021年被美國FDA批準用于已接受過治療、IDH1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成人患者的二線治療。大型Ⅲ期RCT ClarIDHy結果顯示,艾伏尼布組患者與安慰劑組患者中位無復發生存時間分別為2.7個月和1.4個月;艾伏尼布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2.4%,50.8%的患者疾病穩定[9]。
2022年1月,中國國家藥監局已批準拓舒沃(艾伏尼布片)的新藥上市申請,用于治療攜帶易感IDH1突變的成年復發性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自上市以來,拓舒沃已在超過80家醫院和DTP藥房列名,被納入約百項城市和商業保險。拓舒沃以其臨床優勢被納入超過6項全國性診療指南。
2023年12月21日,基石藥業宣布將艾伏尼布大中華區、新加坡的權益出售給施維雅公司,對價共5000萬美元,并將在交易交接完成后再獲得600萬美元的交易款項。
更早一天的2023年12月20日消息,公司還將普拉替尼委托合作方銷售,裁撤該產品線的全部銷售人員。據悉,普拉替尼是基石藥業的頭款商業化產品,也是中國頭款獲批上市的精準靶向RET靶點的選擇性抑制劑,從2021年獲批至委托合作方銷售,還不足3年。
除裁員外,基石藥業此前還傳出暫時停止試運營蘇州工廠消息,2023年的11月15日,基石藥業對此表示“考慮到蘇州工廠尚處于試運營階段且近期無明確大規模生產需求,為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基于充分調研和討論,經公司慎重考慮并決定,蘇州工廠已于本月上旬暫停止試運營。公司其他業務不受本次調整影響,公司研發業務與蘇州轉化醫學中心仍在有序運作。同時,公司仍保留蘇州工廠核心人員,并積極接洽行業合作機會”。
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創新管線藥物,預期將于2024年上半年確定CS5001的初步推薦2期劑量(RP2D),并計劃于2024年底前啟動注冊性Ib/II期試驗。基石藥業還預期,舒格利單抗于2024年下半年獲得MAA批準和用于一線治療IV期NSCLC的MAA批準,阿伐替尼于2024年下半年本地化生產的原研轉地產申報(ANDA)獲批準,普拉替尼于2024年上半年本地化生產的ANDA獲受理。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