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干細胞是一種擁有高度可塑性的多功能生物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可以為醫學上的多種疾病提供治療方案。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全球干細胞產業發展呈現持續上升趨勢。未來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日漸突破,干細胞療法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市場前景廣闊。
當前,干細胞已經成為生物醫學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全球有21種干細胞產品獲批上市,6216項干細胞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涉及200種適應癥。展望未來,干細胞市場前景廣闊。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干細胞治療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26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3.73%。
近年來,我國也高度重視干細胞產業的發展,干細胞已被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數據顯示,近年來科技部干細胞研究經費超20億元,且多項政策紅利為我國干細胞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全國各地也在鼓勵社會力量投入基因和細胞領域的創新和產業發展,如《天津市基因和細胞產業促進條例》的出臺,肯定了醫療機構應當支持臍帶血、臍帶、胎盤等生物樣本采集工作,有效推動了當地干細胞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國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阿爾茨海默病患、血液腫瘤病患正等待著更積極有效的治療,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明確以及相關藥品的獲批上市,我國干細胞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數據顯示,2012年-2019年,我國干細胞醫療市場規模從62億元增長到785億元,復合增速達到32.59%。據預測,2024年,我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
但有人士也指出,盡管干細胞基礎研究不斷取得突破,但是真正轉化成臨床研究并進行試驗的項目還是很少。倫理之爭、人才短缺、標準不健全等都是干細胞研究與轉化需要突破的瓶頸。
對于干細胞產業的發展,有業內人士表示,干細胞產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創新和研發,同時鼓勵更多的資本流入和政策支持,為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另有人士指出,干細胞治療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和行業同心協力。既要加強干細胞基礎生物學和轉化應用的產業鏈構建,又要完善技術規范、標準、倫理等法律法規,還要大力培養和建設干細胞產業人才、機構和平臺。
干細胞產業發展趨勢樂觀,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這也使之成為投融資熱門賽道。但從我國干細胞投融資熱門賽道來看,2018年至2023年,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間充質干細胞技術和造血干細胞技術。其中,間充質干細胞技術領域融資熱度較高,投融資事件數量占比達71%。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