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基于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等,很多國外藥企積極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且取得不錯的業績。隨著全球藥企陸續披露2023年財報,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收入也浮出水面。
根據梳理,2023年,默沙東在中國的業務收入達67.1億美元;阿斯利康在中國的業務收入達58.76億美元;諾華、賽諾菲、羅氏、諾和諾德、禮來在中國的業務收入分別為32.67億美元、31.84億美元、31.71億美元、24.2億美元、15.4億美元。
根據默沙東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2023年全年全球銷售額為601億美元,同比增長1%;歸母凈利潤為3.65億美元,同比下降97.49%。其中2023年默沙東在中國區收入為67.1億美元,占公司全球市場12.5%,同比增長32%。
業內表示,默沙東通過不斷推出新的原研藥產品以及與本土公司合作,成功抓住了中國市場增長機會,2023年默沙東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和策略得到了積極回饋,成為2023年中國業績表現好的跨國藥企。
根據阿斯利康公布的2023年業績顯示,公司2023全年總營收458.11億美元(+3%),其中產品收入437.89億美元,同比增長2%。扣除新冠產品后,總收入為45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3%。從地區分布來看,美國市場全年收入190.77億美元,同比增長6%;新興市場120.25億美元,同比增長2%。其中,中國區貢獻了58.76億美元,占據阿斯利康全球市場的13%。
據了解,今年以來,阿斯利康也不斷加大在中國的生產和研發布局等。如3月初,阿斯利康與無錫市正式簽署小分子創新藥新工廠項目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4.75億美元,將在無錫實現特定小分子藥物從制劑到包裝的生產,致力打造阿斯利康在華的全球生產供應基地之一。
阿斯利康近期還宣布上海成為其第五大全球戰略中心。中國上海將成為除英國劍橋、美國波士頓、美國蓋瑟斯堡和瑞典哥德堡四大以研發為主的戰略中心之外,又一集研發、商業及生產運營為一體的全球戰略中心,成為阿斯利康全球戰略、研發及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
根據諾華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2023年全年營收為454.4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85.72億美元,同比上漲62%。2023年全年,諾華實現中國區營業收入達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據悉在產能方面,諾華于2023年12月1日宣布擬投資超過6億元在浙江海鹽設立放射性藥物生產基地,以加快將創新型放射配體療法引入中國的步伐。
根據賽諾菲公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公司銷售額達到430.7億歐元(465.2億美元,按當下匯率1歐元=1.08美元換算,下同),同比增長5.3%。從收入的地域分布看,美國市場依舊是賽諾菲的主戰場,貢獻了185.12億歐元(約202.43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8%;中國市場收入29.12億歐元(約31.84億美元),增速亦有所放緩(2023年同比增長0.4% ,上年同期同比增長6.2%)。
據悉2023年,賽諾菲在中國市場獲批了12個創新產品和適應證。更早之前,其宣布從2020年到2025年計劃在中國引進25種創新產品和適應證,隨著2023年底頭個針對所有嬰兒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預防手段樂唯初的獲批,賽諾菲宣布提前兩年達成目標。
此外,羅氏2023年實現總營收656.27億美元,其中,中國業務收入31.71億美元,增幅6%。2023年,諾和諾德收入達到約337.71億美元,同比增長31%;公司的營業利潤也實現了37%的增長,達到約149.14億美元,其中中國業務收入24.2億美元,增幅11%。禮來2023全年實現營收341.24億美元,同比增長20%,凈利潤為52.4億美元,同比下降16%,中國區收入15.40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1%。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