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政策法規】為加速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近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等9部門《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見稿)》,面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著力提升創新醫藥臨床研究質效、助力加速創新藥械審評審批、大力促進醫藥貿易便利化、加力促進創新醫藥臨床應用、努力拓展創新醫藥支付渠道、鼓勵醫療健康數據賦能創新、強化創新醫藥企業投融資支持等多方面的舉措。
其中在提升創新醫藥臨床研究質效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廣合同示范文本,建立臨床試驗信息平臺,實施全流程、全覆蓋監測并建立白皮書發布機制,加強對醫療機構的評價和激勵,將臨床試驗啟動整體用時壓縮至28周以內,并持續加速。聚集資源,組建10家以上區域或專科、專病臨床研究聯合體,對全市研究型病房開展考核評價及質控管理,提升臨床研究質量和效率等。
在加速創新藥械審評審批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動實施“藥品補充申請審評時限從200日壓縮至60日、藥品臨床試驗審批時限從60日壓縮至30日”的國家創新試點;到2024年底累計納入項目制管理品種數量提升至200項;2024年新增10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2024年力爭推動10個臨床急需品種進口等。
在促進醫藥貿易便利化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打通一次審批、多次進口、多家醫療機構使用的綠色通道,2024年力爭推動10個品種全環節打通落地;優化藥品進口通關抽樣一體化服務,提高通關便利化程度,2024年增加進口藥品品種5個以上等。
在加力促進創新醫藥臨床應用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對創新技術項目優先啟動統一定價論證程序,同步研究納入醫保支付;推進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掛網信息協同共享;取消醫療機構藥品數量限制;《中關村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目錄》按季度更新;推進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雙通道”保障國談藥供應;不斷完善CHS-DRG付費新藥新技術除外支付機制等具體措施。
此外在強化創新醫藥企業投融資支持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引導金融體系為初創期創新醫藥企業提供創業投資、擔保增信,推動更多資金投早、投小;加強對醫藥企業資本市場“全鏈條”服務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