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業內表示,在現行的大環境下,處方藥(RX)轉非處方藥(OTC)這一轉變對于藥企、藥店以及患者而言,都是利好的選擇。據悉,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提速和藥品監管改革的完善,越來越多處方藥轉化為OTC,這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用藥選擇和便利。
根據數據統計,2020年以來,國家藥監局至少發布了47則處方藥轉OTC藥的公告,合計有117種藥品(以產品名稱統計)。其中2020年有40個,2021年有39個,2022年有9個,2023年有18個,2024年至今有11個(按公告發布日計算)。
根據梳理,2024年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的產品包括枸櫞酸鉍鉀膠囊、靈蓮花顆粒、丹梔逍遙膠囊、秋水健脾散、胃舒寧片、七葉皂苷鈉搽劑、阿膠當歸膠囊、芪參補氣膠囊、清喉咽顆粒、固腎合劑、清熱解毒片。
其中枸櫞酸鉍鉀膠囊用于慢性胃炎及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熱感(燒心)和反酸。靈蓮花顆粒養陰安神,交通心腎,用于圍絕經期綜合征屬心腎不交者,癥見烘熱汗出,失眠,心煩不寧,心悸,多夢易驚,頭暈耳鳴,腰膝酸痛,大便干燥,舌紅苔薄,脈細弦。丹梔逍遙膠囊疏肝健脾,解郁清熱,養血調經,用于肝郁脾弱,血虛發熱,兩脅作痛,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癥。秋水健脾散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用于脾胃虛弱,胸腹脹滿,食少便溏。七葉皂苷鈉搽劑用于急性閉合性的軟組織損傷,如肌腱、韌帶、肌肉和關節部位的扭傷、壓傷和瘀斑等。
數據顯示,多個處方藥轉為OTC后,銷售額及其增速在零售藥店終端均屢創佳績。以蒲地藍消炎片為例,該產品2022年在零售藥店終端銷售額超過10億元,同比增長37%。反觀在中國公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其2022年只有幾千萬的銷售收入進賬。
再如維生素C咀嚼片,2022年其零售藥店終端銷售額突破7億元,同比漲逾70%。據悉,維生素C咀嚼片主要用于預防壞血病,以及各種急慢性傳染疾病和紫癜等輔助治療。業內表示,對于一般維礦類保健品,考慮到購藥便利性,零售藥店終端更受消費者歡迎,“處轉非”更有利于該類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容。此外,“人工淚液”玻璃酸鈉滴眼液在零售市場規模也保持增長,其中2023年網上藥店終端銷售額接近7億元。
業內表示,藥品由處方藥變為OTC之后,患者不需要醫生處方就能在線下藥店和線上電商平臺購藥,購藥渠道增加,購藥更加便捷,尤其利好部分需要長期購藥的患者。而對于終端藥店而言,非處方藥品類越多,也越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