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中藥配方顆粒自結束20多年的試點工作以來,開啟了實施備案制的時代。按照規定,中藥配方顆粒應當按照備案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并符合國家藥品標準。國家藥品標準沒有規定的,應當符合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標準。不具有國家藥品標準或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標準的中藥配方顆粒不得上市銷售。
受國標省標切換以及省際聯盟集采的影響,近年來相關企業的生產成本持續攀升,中藥配方顆粒行業“陣痛”不斷顯現。
從中藥企業披露的2023年年報中也可以窺見一斑。華潤三九在2023年年報中提到,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7.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83%。其中,處方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2.20億元,同比下降12.64%,主要是中藥配方顆粒業務受國標切換及15省啟動聯盟集采影響,表現大幅低于預期。
佐力藥業在2023年業績快報中表示,中藥配方顆粒主要由于受國標省標備案等原因,銷售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了29.80%。不過,公司有在2024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中提及,中藥配方顆粒隨著備案品種增加,同比銷售增長顯著。
紅日藥業2023年年報披露,公司中藥配方顆粒營業收入為29.2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2.99%。
雖然部分中藥企業的業績承壓明顯,但也有企業已開啟了銷售恢復增長模式。例如,2022年,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銷售額同比下滑42.5%。但進入2023年,中國中藥的中藥配方顆粒業態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報告期內實現營收91.08億元,同比增長18.1%。
不少頭部企業表示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并做好了積極應對的準備。例如,華潤三九近期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配方顆粒積極應對集采影響,預計2024年將實現恢復性增長。據悉,該公司針對中藥配方顆粒聯采,將提高全產業鏈運營能力,通過規模化生產不斷降低成本,并不斷優化銷售費用的使用,以應對價格下降影響。同時,通過提升現有產品的產品力來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標準等方式,提高產品性價比;持續加大新品研發,關注并購及新產品引進機會。
長遠來看,行業“鎮痛”其實有利于推進行業朝著更規范、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多家券商在研報分析指出,標準切換導致中藥配方顆粒成本提升,短期影響行業發展,中藥配方顆粒集采則長期利好頭部企業。此外,隨著中藥配方顆粒推進省際聯盟集采,后續集采品種和參與省份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具有產品質量、成本控制和供應能力較強的企業競爭力會凸顯,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國金證券認為,隨著配方顆粒國標品種的數量不斷增加,未來臨床組方便利性提升,配方顆粒使用量有望不斷增長;集采將提高配方顆粒的終端可及性,有利于配方顆粒在醫療終端擴大推廣面。隨著配方顆粒集采的開展,行業價格體系將進一步得到規范,頭部企業有望憑借在原材料質量和成本把控、生產過程規范管理等領域的優勢實現快速放量。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