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醫藥健康產業是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十年來,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加速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到2023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從4028億元增長到9761億元,實現翻番。
數據統計,北京海淀區、大興區、昌平區、經開區等四個醫藥產業重點區的產業規模占比近80%,多項產業主要指標創新高,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124億元,比五年前翻了兩番多。上市企業數量新增67家次(總90家次),是之前總計上市企業的3倍。
近十年來,北京醫藥健康產業已形成“一南一北”產業聚集效應,“中國藥谷”與“生命谷”如同雙子星,遙相呼應。作為“生命谷”的核心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擁有一條串起科研機構、創業新秀、上市企業、臨床醫院、專業平臺的完整產業鏈,生機蓬勃。
其中,華夏英泰是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北京市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重點企業之一。據悉,公司正基于TCR-T技術自主創新的STAR-T技術平臺開發新一代細胞治療產品,旨在攻克實體瘤、血液瘤和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華夏英泰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有望在2026年遞交1-2款細胞治療藥物的新藥上市申請。目前,華夏英泰產品CD19/CD20 STAR-T細胞注射液,于2022年9月獲批在國內開展針對復發/難治B細胞非霍奇金巴瘤(B-NHL)的Ⅰ期臨床研究。自主開發的候選產品LILRB4 STAR-T,用于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于2022年12月獲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并于2024年1月在中國獲批IND啟動Ⅰ期臨床研究。
據了解,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具有市場潛力的創新品種不斷在北京涌現。截至2023年,63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全國251個),占全國四分之一,32個三類AI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全國84個),占全國超三分之一,產業發展呈現提質增效的良好態勢。
為進一步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近期北京市醫保局等部門印發《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年)》。其中提到,用好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帶動社會投資,推動一批具有戰略性、前沿性的全球原創技術和品種在京轉化,支持一批有重大潛在產值貢獻的創新藥械、細胞與基因治療、數字醫療等領域產業項目落地并實現產品快速上市。引導金融體系為初創期創新醫藥企業提供創業投資、擔保增信,推動更多資金投早、投小。綜合運用知識產權和股權質押融資、研發貸、供應鏈金融等產品,推動成長期創新醫藥企業擴大生產、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優化傳統信貸、跨境投融資、投行并購等綜合業務,提升成熟期創新醫藥企業金融服務適配性。相關銀行發放貸款、貼現符合“京創融”、“京創通”政策要求的,優先給予支持。
此外,北京還將于今年推進實施第三輪《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加強創新藥械與“三醫”聯動協同,促進北京創新優勢發揮。做強做大藥、械產業基礎板塊。厚植新質生產力,在細胞基因治療、數字醫療、合成生物學等新興賽道塑造新優勢,加快形成產業萬億級躍升。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