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機構調研作為機構投資者獲取上市公司實際經營動向和業務轉型發展前景的主要方式之一,備受廣大投資者的關注。近期以來,在醫藥生物行業,包括百洋醫藥、北陸藥業等多家藥企均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華東醫藥:獲得275家機構調研
上一周,華東醫藥獲得275家機構調研,針對機構關注的未來 2-3 年,公司創新藥產品的上市節點怎么預期,華東醫藥表示,今年公司醫藥工業有 5 款創新藥及生物類似藥有望在國內獲批上市。
其中,公司與美國 ImmunoGen 合作的鉑耐藥卵巢癌 ADC 藥物索米妥昔單抗注射液(ELAHERE®)的上市申請已于 2023 年 10 月獲得NMPA 受理,該產品此前已被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有望于 2024 年在國內獲批上市。
公司引進的創新藥 ARCALYST®(注射用利納西普)用于治療冷吡啉相關的周期性綜合征的中國上市許可申請于 2023 年11 月獲得受理,用于治療復發性心包炎(RP)的上市許可申請于 2024年 3 月獲得受理,兩個適應癥均為國家罕見病目錄品種,且均已被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
烏司奴單抗生物類似藥 HDM3001(QX001S)的上市許可申請已于 2023 年 8 月獲得 NMPA 受理,用于治療斑塊狀銀屑病。
公司與科濟藥業達成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賽愷澤®)于 2024 年 3 月 1 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通知獲附條件批準上市;公司與英派藥業合作進行市場推廣的塞納帕利的上市申請已于 2023 年 8 月獲得受理。
百洋醫藥:獲得66家機構調研
百洋醫藥4月23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接受66家機構調研。
在本次機構調研中,機構主要關注公司迪巧系列的增速預期、未來品牌運營有哪些關注方向、后續公司的分紅規劃、未來的業務規劃等方面的內容。
對此,公司提到,近年來消費者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網購比例提升,線下人流變少,所以我們把線上作為迪巧重要的戰略渠道,迪巧的液體鈣“小黃條”形成了有效的新品上市運營的流程,是迪巧非常重要的增長點,除了母嬰和兒童方面持續加大品牌投入以外,迪巧也推出了針對老年人補鈣的“金迪巧”。隨著全人群,多劑型的發展,我們認為迪巧未來也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公司2023年度的分紅率為61.03%,在保證資金流穩健的情況下,百洋醫藥表示盡量保證大比例的分紅,回饋投資者。
目前公司在OTC及大健康、OTX等處方藥、腫瘤等重癥藥、高端醫療器械四大賽道已形成多品牌矩陣且運營能力持續提升,未來我們希望創新藥械能占到公司收入的20%-30%。
北陸藥業:獲21家機構調研
北陸藥業4月23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接受21家機構調研。
公司2023年度經營情況和2024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收到機構關注。公司表示,2023年度,公司的主營業務仍為對比劑制劑及
原料藥、中樞神經類和降糖類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1億元,同比增加16.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175.71萬元,同比減少735.92%。2024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到20,750.61萬元,同比增長10.35%,公司主業呈現穩健增長勢頭。
海外市場拓展情況方面,公司2023年取得顯著進展。 報告期內,北陸藥業及海昌藥業海外市場收入總計達到1.15億元,同比增長132.98%。
2023年度,公司研發投入12,232.89萬元,同比增長22.62%。公司的研發費用的投入主要取決于相關研發項目的進度。2024年度,公司將繼續推進在研產品的立項、研發及申報工作,同時,也將加強研發費用的管理,努力提高研發效率,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