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醫藥領域迎來重大利好消息,即常山藥業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常山凱捷健生物藥物研發(河北)有限公司研發的創新藥——艾本那肽注射液,作為一種新型GLP-1受體激動劑,針對治療2型糖尿病的頭個新藥上市申請(NDA)已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受理。
業內表示,此消息不僅標志著常山藥業在糖尿病治療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也預示著國內糖尿病患者有望迎來新的治療方案,同時也為近日有所回暖的醫藥板塊投資情緒再次帶來提振。
有機構認為,創新仍是醫藥板塊值得關注的投資方向。從政策端來看,國家對于創新藥行業支持和呵護的態度非常明確。
據悉,近期包括北京、廣州、珠海在內的多地發布鼓勵性政策,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的發展。如4月7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等9部門制定了《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見稿)》,要求加強對醫療機構的評價和激勵。4月7日,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廣州市黃埔區政府發布實施《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辦法》,要求對創新藥、改良型新藥和生物類似藥,在國內臨床試驗研發費用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根據其臨床研發進度,分階段最高按實際投入臨床研發費用的40%給予資助:完成I、II、III期臨床試驗的,經認定,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扶持,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資助億元。
多地相繼發布支持生物醫藥產業或創新藥械高質量發展,創新藥行業迎來政策春風。此外有機構表示,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一部分,創新藥的全產業鏈發展有望受到政策進一步的鼓勵支持。未來2-3年內,創新藥醫保談判有望持續溫和,進院難度或將減輕,市場的可及性有望增強,從而加速創新藥產品上市放量。
除了政策支持外,近年來國內創新藥企業本身也在不斷加強研發創新,其研發能力正在迅速與全球接軌,并在部分子領域取得優勢。
如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4月22日,有259家A股上市醫藥企業披露2023年度經營業績,而這259家藥企合計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43%,共計811億元。其中,177家企業研發投入同比上升,144家藥企研發投入過億,19家藥企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
根據梳理,國內藥企研發投入靠前的企業包括百濟神州、恒瑞醫藥、復星醫藥、石藥集團、中國生物制藥、傳奇生物、信達生物、和黃醫藥、翰森制藥、君實生物等。其中百濟神州2023年研發費用達17.79億美元(125.33億元);恒瑞醫藥2023年累計研發投入61.50億元; 復星醫藥2023年研發投入合計為59.37億元;石藥集團2023年研發投入達48.3億元。
在持續的研發投入下,很多藥企迎來創新藥收獲期,如恒瑞醫藥已在國內獲批上市16款1類創新藥,其中14款為自主研發;百濟神州表示,預計未來18個月內,將有超過15款新分子進入臨床階段,或能再次帶動一輪市場投資熱情。
此外,有機構表示,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創新藥有望迎政策春風,建議關注信達生物、康方生物、先聲藥業、三生藥業、艾迪藥業、澤璟制藥、康諾亞、諾思蘭德等。展望未來,有機構表示,那些在創新熱點領域布局靠前、真正具備較強的研發實力、產品擁有出海潛質的公司,有望從全球的創新浪潮中受益。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