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國內創新藥企在經過多年多管線、重資金布局后,自主研發的創新藥迎來批量商業化階段,行業正在加速進入盈利兌現黃金期,與此同時不少藥企出海業務也逐漸步入收獲期。如近期,一大批藥企密集披露2024年一季報以及2023年財報。在報告中不少藥企表示,出海業務迎來收獲期。
其中,科興制藥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同比增長11.79%;實現歸母凈利潤1240萬元,扭虧為盈。科興制藥表示,公司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多個引進產品出海進程明顯加速,陸續接受和通過多個海外GMP現場檢查,產品英夫利西單抗實現了頭單出海銷售,引進產品的出海業務有望在今年陸續兌現。
據了解,科興制藥自上市以來,堅定實施公司國際化戰略,積極開展產品引進,不斷擴充產品線,為海外商業化戰略持續提供產品支持。其中2023年,公司引進了7款產品,累計共引進12款產品,主要面向海外新興市場國家,并依托白蛋白紫杉醇向歐盟市場延伸。其中,在乳腺癌治療領域,已然形成產品矩陣,分別擁有白蛋白紫杉醇、曲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奈拉替尼、艾立布林、派柏西利等6款重磅產品。
展望未來,科興制藥表示,將繼續貫徹實施“創新+國際化”戰略、實現產品商業價值更大化,產品引進將更為聚焦,同時,加快探索對外授權、加速實現研發商業化價值變現。
根據梳理,復宏漢霖近期也宣布公司迎來頭次全年盈利。2023,公司實現營收53.949億元,同比增長約67.8%,凈利潤達5.46億元。營收數據中,復宏漢霖自營產品漢曲優、漢斯狀、漢貝泰分別達成全年銷售收入27.37億元、11.198億元、1.194億元,報表中出現兩款超10億元規模產品。公司表示,這兩款自營產品之所以能實現超10億元規模的收入,與產品的全球化策略密切相關,同時,這也是復宏漢霖選擇國際化創新之路的新成果。
據了解,復宏漢霖由海外科學家團隊與復星醫藥聯合組建,成立14年以來,復宏漢霖持續在走國際化之路,構建了包括研發、生產、注冊、商業化等多維度的全球化競爭力。從成果上來看,作為國產生物藥出海產品,漢曲優(歐洲商品名:Zercepac)已成功于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澳大利亞、芬蘭、西班牙、阿根廷、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
而百利天恒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54.62億元,同比增長4325.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百利天恒表示,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總資產大幅增加,主要系收到百時美施貴寶(以下簡稱“BMS”)預付款所致。
據悉,百利天恒與BMS的交易刷新了ADC類藥物單品交易總價的紀錄,也創下國內創新藥License out交易的首付款及總交易額雙項紀錄,是成功出海的雙抗ADC新藥。公司已于2024年3月收到由BMS支付的8億美元首付款。
此外,齊魯制藥2024年一季度外貿出口穩中有進,實現人用藥產品出口營收12.8億元,其中,制劑增長顯著,向歐洲出口同比增長54%,對美出口增長20%。
而百濟神州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商品名:百悅澤)自2019年11月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如今,澤布替尼已經獲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70個國家和地區批準。根據百濟神州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成為年銷售超過10億美元的國產新藥。
近年來,隨著國內創新藥的快速發展,業內愈發認識到出海的重要性,國產創新藥進入規模化出海新階段。分析人士指出,具體來看,出海出現三個趨勢:一是更積極,出海交易數量和金額直線上升;二是對國際市場和監管要求越來越熟悉,比以前少走彎路;三是開始開拓歐美之外的更多市場,比如中東、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而隨著藥企大規模出海,不少藥企出海業務也逐漸步入收獲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