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放射性藥物又被稱為“核藥”,是指含放射性核素、供醫學診斷和治療的一種特殊藥物。有業內人士指出,放射性藥物可以分成診斷用藥和治療用藥,目前被認為是臨床有效的抗癌手段。
近年來,隨著新方向、新療法的不斷出現,放射性藥物市場空間也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放射性藥品市場規模為59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放射性藥物市場達到300億美元規模。面對廣闊的市場,藥企也紛紛加速布局,并不斷實現突破。
據悉,5月7日,Clinicaltrials網站顯示,阿斯利康子公司Fusion Pharmaceuticals開發的放射性藥物FPI-2265(225Ac-PSMA-I&T)啟動II/III期臨床試驗。該藥物是阿斯利康管線中頭款進入后期階段的放射性藥物。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簽臨床試驗,旨在評估FPI-2265治療接受過177Lu-PSMA-617或其它177Lu-PSMA放射性療法治療的PSMA陽性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腫瘤活性。
資料顯示,FPI-2265遞送放射性同位素錒225(225Ac),這是一種α放射性藥物,相比β放射性藥物(例如諾華的Pluvicto)釋放更多的能量。該藥物有望成為頭個批準用于Pluvicto治療后的mCRPC患者的225Ac-PSMA靶向放射性療法。
據悉,阿斯利康管線中共4款在研放射性藥物,包括FPI-2265、FPI-1434、FPI-2068和FPI-2059,除FPI-2265以外的3款均處于早期階段。其實這4款放射性藥物均來自于Fusion Pharmaceuticals。
據了解,2024年3月19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Fusion Pharmaceuticals,其將成為阿斯利康的全資子公司。業內表示,這也是繼諾華公司39億美元收購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禮來公司14億美元收購Point Biopharma Global,百時美施貴寶41億美元收購RayzeBio后,核藥領域的又一個大額收購案例。
根據梳理,近日除了阿斯利康在核藥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外,東誠藥業近日公告稱,5月2日,下屬公司LNC PHARMAPTE.LTD.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簽發的關于18F-LNC1007注射液的藥品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將于近期在澳大利亞開展I期臨床試驗。
根據公告,公司在研產品18F-LNC1007注射液是一種新型雙靶點放射性體內診斷藥物,同時靶向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FAP)和整合素 αvβ3 (αvβ3),擬用于診斷 FAP 和 αvβ3 陽性的成人實體瘤。
雙靶向FAP和αvβ3可以進一步提高腫瘤的診斷效率,在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轉化研究中,18F-LNC1007 注射液能夠顯著延長腫瘤攝取時間、提升腫瘤靶向效率,并具有良好的腫瘤成像質量,有希望在未來成為一種非侵入性示蹤劑用于FAP和/或 αvβ3陽性表達患者的臨床診斷。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放射性偶聯藥物已成為癌癥治療的一種有前途的方式。這類藥物將放射性同位素與包括抗體、多肽或小分子藥物進行偶聯,從而將放射性同位素準確靶向遞送到癌細胞。與傳統放療相比,這種方法具有許多潛在優勢,包括更大限度地減少對健康細胞的損害,并能夠到達外部射線輻射無法到達的深部腫瘤。
近年來,國內藥企紛紛加強布局核藥領域,有數據顯示,中國地區的核藥研發企業超過50家,如中國同輻、遠大醫藥、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院、廣東瑞迪奧科技、蘇州智核生物、覆蓋放射性元素18F、177Lu、99mTc、68Ga、89Zr、131I等。此外,恒瑞醫藥、藥明博銳、云南白藥、先通醫藥等多家傳統藥企也紛紛加速布局這一領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