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所謂核藥,指的是含有醫用同位素的藥物,在治療領域擁有很高的潛力,市場空間廣闊。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核藥市場規模約為13億美元,2017-2020年復合增速為9.9%,預計2022-2026年國內核藥市場將以10.7%的增速穩定增長,到2026年將達到24億美元。
面向可觀的市場空間,近年來跨國藥企正積極布局。近日消息,諾華宣布將以10億美元的預付款和高達7.5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付款收購一家名為MarianaOncology的核藥公司,從而獲得后者癌癥臨床前研究管線和臨床供應能力,從而進一步加深放射性配體療法布局。
據悉,MarianaOncology由多家投資公司于2021年孵化成立,且A輪融資了7500萬美元,并于2023年9月完成1.75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此建立了以MC-339為代表的產品線。MC-339由一種肽類小分子組成,經設計可攜帶放射性錒(Ac)有效載荷。通過使用小分子將有效載荷輸送到一個未公開的靶點,輸送的劑量不會對健康組織造成難以承受的傷害。
Mariana公司完成B輪融資的目標在于2024年將核心管線MC-339應用于臨床。Mariana建立了放射性藥物生產體系,尚未建立商業供應體系,但已投資支持MC-339推進人體臨床試驗。Mariana還擁有研究基礎設施。
諾華指出,Mariana公司的臨床供應能力是此次收購交易的積極促成因素之一。
實際上,在核藥賽道上,諾華近幾年的收購動作不斷。早在2017年,諾華通過收購AdvancedAcceleratorApplications公司,獲得了RDC藥物Lutathera,并搭建了核藥技術平臺;2018年,諾華又宣布斥資21億美元收購Endocyte,擴容核藥管線。這兩筆共計價值60億美元的收購交易,使諾華將Lutathera和Pluvicto兩款重磅核藥產品收入囊中。
通過積極布局,諾華已經嘗到甜頭。其中,Lutathera 2023年的銷售額達6.05億美元,同比增長28%。
Pluvicto的表現也毫不遜色,該藥于2022年3月獲得FDA批準,用于PSMA陽性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三線治療。2023年,Pluvicto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61%至9.8億美元,顯示出迅速增長的潛力。
另據諾華2024年Q1財報顯示,Lutathera銷售額為1.69億美元成績,同比增長14%。而Pluvicto銷售額竟然增長了47%,達到3.1億美元。業內預計,按照這樣的基數計算,Pluvicto距離成為諾華下一款10億美元爆款僅一步之遙。
除了諾華以外,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禮來等跨國藥企也試圖分羹市場蛋糕。核藥并購事件頻繁的背后,可見市場的繁榮。
例如,2024年3月19日,阿斯利康宣布以高達20億美元的價格將核藥FusionPharmaceuticals納入旗下,使其成為公司全新的全資子公司。
2023年10月,禮來以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核藥公司Point Biopharma,這意味著禮來正式進軍核藥賽道。
2023年末,百時美施貴寶也宣布以4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RayzeBio。隨后在2024年2月26日,百時美施貴寶宣布已完成對核藥生物技術公司RayzeBio的收購,RayzeBio成為百時美施貴寶的全資子公司。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