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期以來,生物合成學熱度持續攀升,國內大批藥企的布局情況受到投資者、機構等多方面的關注。
富祥藥業5月8日在路演活動中表示,公司醫藥產品在制備過程中需要用到較多生物發酵制品,為完善公司“起始原料-
醫藥中間體-
原料藥”的產業布局,公司自建有多功能合成生物-生物發酵產線,實現多種重要醫藥原料自產自供?;诠竞铣缮?生物發酵裝置較強的硬件通用性,以及深厚的生物發酵技術經驗,2023年上半年,公司與客戶合作,以葡萄糖、水等為原料,通過生物質發酵技術進行生產,試制成功了微生物蛋白。目前已成功實現了噸級產品產業化。
金城醫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已經深耕多年,建有合成生物學產業化平臺,并已經成功落地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蝦青素、PQQ等生物合成產品以及4-AA、煙堿等酶催化產品,其中蝦青素項目正在開展安全認證工作。公司在已有合成生物學產業化平臺的基礎上,搭建起自主研發及中試放大平臺,形成了從上游研發、中試放大到產業化落地的完整合成生物學產業鏈。
萊茵生物5月7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現階段公司已在多個生物合成產品方面獲得一些全新結構的產品,公司合成車間建成投產后,相關產品將實現規?;a,預計將于2024年陸續上市銷售,并提升公司應用解決方案的服務能力。
不過,也有不少公司澄清在合成生物領域未有布局或者未深入布局,提示投資者保持理性態度。
例如,溢多利5月9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圍繞生物酶制劑、生物合成品及營養與健康產品三類業務進行布局,生物合成品方面,目前5-氨基乙酰丙酸已基本達到產業化水平,但尚未形成產品推向市場。
7連板蔚藍生物5月8日晚間公告稱,其在合成生物領域僅設立了1個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實驗室,主要用于研發飼料用功能性蛋白、食品用甜味劑等。但該實驗室儲備的研發項目少、投入金額小、專業人員配置少,目前仍處于前期菌種實驗室研發階段,距離規模化放大還有較大差距,并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拓新藥業5月8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稱,目前公司積極開展合成生物學相關技術在核苷、核苷酸類產品領域的應用研究,相關技術應用于部分產品的生產,2023年度,該類產品實現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足5%,占比較低,未來發展情況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冠昊生物5月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稱,目前公司沒有合成
生物產品且暫不涉及合成生物學相關研究。
......
公開資料顯示,合成生物學是一門基于工程化的設計理念,結合生物學、化學、醫學、農學、工程學、計算機與數據科學等交叉學科技術,以可再生生物質為原料,以生物體作為生產介質,旨在利用廉價原料,改造或創造人造生命體系的新興學科。業內預計合成生物學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券商認為,相關政策有望近期出臺。生物制造是新質生產力非常重要的新賽道和新業態,目前由發改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正在聯合規劃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行動計劃。產業端出現重大進展。近日江南大學團隊通過人工合成方法,大大提高了產量并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相關產業鏈的升級和轉型有望持續推進。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