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AI制藥以醫藥大數據為基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制藥各環節,可提高新藥研發效率及質量,降低研發成本。有分析指出,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制藥領域的應用也將越多。
面對AI制藥的廣闊前景,當前,眾多科技頭部企業都加大了“AI+醫藥”的布局,如微軟、英偉達和谷歌等。
如近日谷歌DeepMind發布了新一代預測蛋白質結構的AlphaFold 3模型,能夠幫助科學家更準確地針對疾病機制,從而開發出更有效的治療藥物。DeepMind研究人員表示,AlphaFold 3是一種人工智能(AI)模型,它可以預測蛋白質、DNA、RNA等生物分子的結構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
具體來說,這次AlphaFold 3的升級,主要是加入了通過Diffusion Model,以直接預測原子3D坐標的方式搭建模型,成功將AI對蛋白質預測的能力擴展到包括DNA,RNA等領域。它可以對蛋白質、DNA 和 RNA 等大型生物分子、小分子(也稱為配體)、甚至許多藥物進行預測。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幾年,會有一大批人工智能設計的藥物進入臨床,為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好處。
英偉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AI+醫藥”將成為下一個“黃金賽道”。據悉,2023年英偉達就投資了超過10家AI制藥公司。進入2024年,英偉達在AI制藥上的傾斜更加明顯:1月初的第42屆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上,英偉達宣布與安進合作建立一個名為Freyja的AI模型平臺,以加速并縮短藥物開發的周期;3月份結束的英偉達GPU技術大會上,與生命科學/醫療保健有關的會議共計90余場。
根據梳理,不少科技頭部企業也在發力藥物研發領域。如2023年,Salesforce推出了蛋白質生成AI大模型ProGen,微軟發布了一個類似的開源模型EvoDiff,亞馬遜還為其AWS機器學習平臺SageMaker發布了蛋白質折疊工具……
當前“AI+醫藥”十分火熱,吸引各方關注。有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全球AI藥物研發初創公司的風投交易已有281筆,投資額達到77億美元。此外有數據統計。2024年4月,18家AI制藥企業全球融資超12.98億美元,其中中國8家企業獲資。Xaira Therapeutics融資超10億美元成熱點,多家初創企業如Diagonal Therapeutics、Somite.AI等也獲顯著投資,AI在藥物研發、臨床試驗等領域應用廣泛。
不過有人士也指出,將AI應用于藥物研發的潛力十足,但距離真正進入醫藥市場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有人士表示,通過AI大模型完全模擬藥物研發的這一過程對算力的要求非常高,足量的訓練數據仍然是一大瓶頸。還有人士表示,像GPT這樣的新型基礎模型依賴于強化學習,是一種模仿人類為實現目標而反復訓練的學習過程,更依賴于高質量的海量數據。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