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一系列鼓勵醫藥創新等政策的出臺,使得中國醫藥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這也吸引了跨國藥企更加重視中國市場,并啟動和實施了一系列本土化創新發展戰略。
當前,在集采常態化和國談等政策的推行下,醫藥行業似乎進入了“陣痛期”,從財報來看,雖然有默沙東、阿斯利康、諾華等制藥頭部2023年在中國業績均取得增長,但多數跨國藥企的增長勢頭僅維持在5%~10%。
不過,整體來看,這些壓力和挑戰但仍不改跨國藥企將繼續加快在中國市場上布局的步伐和決心。
2024年4月消息,勃林格殷格翰方面在勃林格殷格翰媒體溝通會上指出,中國市場與全球是同步的,未來5年勃林格殷格翰希望為中國市場帶來超過25個新產品或新適應癥。未來五年,在中國市場該集團計劃在華研發投資達40億人民幣,其中人藥業務研發投資35億人民幣。
2024年3月1日,阿斯利康宣布將在無錫高新區投資4.75億美元新建小分子藥物工廠,預計未來在國內上市的阿斯利康特定小分子藥物將在無錫新工廠實現從制劑到包裝的生產,并供應國內外市場。據了解,阿斯利康今年以來在中國市場上布局頻頻。2月份,阿斯利康對中國區業務進行升級,宣布上海成為其第五大全球戰略中心;1月初,阿斯利康在青島高新區投資7億美元建設的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減肥藥研發領域的頭部諾和諾德近期透露,預計“減肥版”司美格魯肽Wegovy今年將在中國獲批上市。為了滿足市場供應的需求,諾和諾德還積極擴產,宣布在天津投資約40億元用于無菌制劑擴建項目,進一步提高在中國的生產能力,以滿足未來中國市場對創新藥物的需求。
諾華加速進入中國市場,重視對中國市場的布局。1月5日,諾華宣布全資收購信瑞諾醫藥,將兩款處于臨床階段的IgA腎病藥物納入麾下,分別是atrasentan和zigakibart。目前兩款產品均處于臨床研發階段。Atrasentan為口服選擇性內皮素受體(ETA)拮抗劑,正在進行臨床III期開發。其在36周期中分析中展現出具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蛋白尿降低,成功達到了3期研究的主要終點。Zigakibart(BION-1301),皮下給藥的抗APRIL(一種促增殖誘導配體)單克隆抗體,則已獲得中國藥品審評中心(CDE)的批準,在2023年10月開始臨床III期研究。
此外,近年來賽諾菲也在中國市場上不斷加速本土布局,加碼本土投資。2023年,賽諾菲突破性地在中國市場獲批了12大創新產品及適應癥。賽諾菲提出將有九成新藥研發管線實現中國與全球同步開發的目標,希望未來能更快地將全球重磅管線引入中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