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放射性藥品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診斷與治療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作用,應用領域廣泛。近年來,核藥研發火熱,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約為93億美元,預計全球核藥市場在2022-2026年的復合增速為11.6%,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5億美元。
面向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不止跨國藥企,本土藥企研發亦如火如荼,進展消息不斷。據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網站信息顯示,5月9日,云南白藥公司全資子公司云核醫藥的INR101注射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據了解,INR101注射液是云核醫藥研發的化學1類放射性診斷類創新藥,適用于前列腺癌患者PSMA陽性病灶的PET成像。本品活性分子結構包含靶向配體、放射性同位素氟[18F],靶向配體可特異性結合PSMA表達陽性的癌細胞,攜帶的氟[18F]衰變過程中發射正電子,經湮滅產生γ射線,信號被PET檢測并重建成可定量的三維圖像,從而實現對PSMA表達陽性病灶的診斷。
截至目前,公司針對本品已投入研發費用約人民幣2526.27萬元。
該產品獲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意味著云南白藥的核藥研發從早期布局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公司在核藥領域的業務布局取得了重要進展。
實際上,在核藥領域,云南白藥早在2022年就開始布局,瞄準國內臨床患者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2022年1月,云南白藥披露,為進一步豐富其研發管線,在持續提升公司原有中醫藥研發能力的同時,將逐步構筑生物及化學醫藥產品研發能力。
2022年6月,云南白藥圍繞國家醫用同位素戰略發展需求和北京大學核醫學研究優勢,成立中央研究院創新藥物中心,在腫瘤、免疫等領域布局,打造以精準診療、具有優勢的核藥為中心的創新藥研發管線。
22年9月,云南白藥又從北大一醫、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引進了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藥相關專用,正式啟動核藥研發。
目前,云南白藥正在加強構筑源頭創新能力,同時積極與核藥產業鏈相關部門、科研院所、核藥企業、醫療機構等建立和深化戰略合作,加速在核藥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布局,包括:啟用與北京大學聯合成立的“北京大學-云南白藥國際醫學研究中心”,成立云核醫藥全資子公司等。
截至目前,INR101項目作為云南白藥研發的頭個診斷性核藥,已經獲得了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除此以外,公司用于前列腺癌治療的創新核藥INR102項目已完成模型動物的早期藥效驗證,并啟動藥學研究;INR202和INR203等項目候選分子的研究也已經陸續啟動。
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1.11億元,同比增長7.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94億元,同比增長36.41%。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