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政策法規】 近日消息,《成都市溫江區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以下簡稱《支持政策》)正式印發。
此次《支持政策》以招引目標企業為核心,培育存量潛力企業為支撐,統籌研發、轉化、制造、市場并重,制定過程中始終堅持政策的針對性、系統性、科學性,聚焦企業落地關注的重點訴求和不同類別企業的需求。其內容主要涉及支持產業聚集、加快創新成果轉化、金融賦能產業、鼓勵做優做強4個方面。
其中,在支持產業聚集方面,《支持政策》主要支持新招引生物醫藥項目,對用地類重大項目給予固投獎勵,對優的載體類企業給予不高于3年租金補貼和不超過1000萬元裝修設備補貼。
在創新成果轉化方面,《支持政策》主要針對藥械研發給予補貼,其中對創新藥單品種給予不超過3000萬元支持,對醫療器械單品種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對制藥設備、動物/寵物藥、特醫保健食品等項目給予不超過100萬元補貼,新引進公共服務平臺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
在金融賦能產業方面,引導社會各界資本力量補齊園區金融短板,鼓勵金融機構投資園區項目、推薦項目落戶園區等,將給予引導項目落戶的基金不超過100萬元項目落地獎和不超過200萬元項目貢獻獎,對企業上市給予累計不超過550萬元獎勵等。
在鼓勵做優做強方面,新引進企業連續5年地方經濟貢獻獎勵,5年后納稅超過5000萬的企業可對超額部分放寬到8年;產品境外上市并出口銷售單個產品給予不超過500萬元資助;單個藥品和醫療器械按照年銷售收入給予臺階式一次性獎勵;對從區外轉入成熟產品并在區內生產結算的,給予不超過800萬元獎勵。
據了解,除了成都溫江以外,今年以來,北京、廣州、珠海等多地也明確發文,為創新藥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獎勵額度都在千萬元以上。
其中,在珠海,4月1日,《珠海市促進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發布,文件規定對化學藥品1~2類、生物制品等,根據研發各階段成果給予獎勵。對完成Ⅰ、Ⅱ、Ⅲ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給予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新藥研發相關獎勵不超過2000萬元。
北京2月19日發布《海淀區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布,支持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創新研發,可獎勵不超過5000萬元。
廣東省廣州市1月19日發布的《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對自主研發并轉化的生物制品等分階段對臨床試驗研究給予支持,新啟動臨床Ⅰ、Ⅱ、Ⅲ期研究的新藥項目,分別給予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經費資助。單個企業每年累計獲得臨床試驗資助不超過1億元。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已經將生物醫藥產業位列四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水平不斷升級,以及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利好政策的陸續出臺,未來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持續增長。截至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為3.57萬億元,預計目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已突破4萬億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