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生物醫藥產業一直是上海堅持投入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同比增長4.9%,逾9337億元。
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研發活躍,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上海一類國產創新藥累計獲批24個。細胞和基因治療的前沿技術研發聚集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如目前全國有5個細胞治療的產品,其中有3個來自上海。與此同時,上海創新藥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中國一共有6款創新藥獲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其中兩款來自上海。
其中,上海浦東截至目前獲批上市的國產創新藥24款,今年已有3款,包括愷興生命的CAR-T細胞療法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賽愷澤)、科州制藥的國產MEK抑制劑妥拉美替尼膠囊(科露平),以及倍而達藥業的第三代EGFR抑制劑甲磺酸瑞齊替尼膠囊(瑞必達)
此外,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布局正在不斷優化,其聚焦浦東、閔行等重點區和張江高新區重點園區,打造產業集群。據悉,2023年,上海推動189萬平方米生物醫藥標準廠房開工建設,建成了上海光源、蛋白質、轉化醫學、系統生物學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對于上海是如何持續推動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的,有相關人士表示,上海堅持“研發、臨床、制造、應用”全鏈條、體系化推進,加強部門協同、市區聯動,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一是抓創新策源;二是抓高水平臨床研究;三是抓重點企業、產品和園區;四是抓金融支持;五是抓重點領域改革;六是抓國際化發展。
同時,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利好政策的支持。如在近日舉行的上海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浦東新區促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政策舉措對外公布,18項重磅舉措聚焦支持國際化發展、全流程加速和新賽道布局,集中全區力量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業內表示,上海浦東新區此次出臺的18項政策舉措主要圍繞支持多元化主體集聚、產品全流程加速、產業生態化發展3個方面,在基礎研究、創業投資、空間打造、功能平臺、產醫融合、制度創新、人才集聚7個工作重點上發力。如在支持創新藥械全流程加速審評上,在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上海市藥監局支持下,推動在浦東實施“藥品補充申請審評時限從200日壓縮至60日、藥品臨床試驗審批時限從60日壓縮至30日”的國家創新試點,進一步縮短審評審批時限。
據了解,2023年上海還針對合成生物、基因治療和醫療
機器人三大前沿賽道,發布了三大行動方案。其中《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搶抓全球生物經濟變革新浪潮,把合成生物技術作為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上海市促進基因治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致力突破基因治療關鍵核心技術、提高臨床研究和轉化能力、推動生產工藝進步、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全面提升上海基因治療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和產業發展能級;《上海市促進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正在形成產醫融合、數智驅動和開放的創新體系,打造一批先進的創新醫療機器人產品。
展望未來,相關人士表示,上海將強化前瞻謀劃,瞄準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方向,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空間鏈“五鏈”深度融合,全力營造“熱帶雨林”般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生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