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券商指出,醫藥政策持續邊際回暖,展望下半年,醫藥板塊特別是院內持續復蘇,疊加下半年低基數,板塊有望迎來底部反轉級配置機遇。
券商建議關注創新藥及創新產業鏈,關注醫藥大單品;同時預計下半年醫療設備更新將大大增加醫療設備及科學儀器的國內需求。關注
原料藥、原輔料包材及低值耗材等細分領域二季度經營邊際變化,看好下半年產品提價、補庫存帶來的機遇。中醫藥領域聚焦低估值、業績確定性高的補漲公司。
創新藥及創新產業鏈
就創新藥及創新產業鏈來看,目前中國創新藥行業風起云涌。跨國藥企包括阿斯利康、諾華、強生等頻頻以數十億美金的價格收購國內Biotech公司,有數據統計,2023年我國有近70筆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數量較2022年增長32%;交易總金額超過465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69%。進入2024年一季度,共計達成License-out交易24筆。
政策端也給予創新藥行業大力支持,包括北京、上海、廣東廣州等多地均有發布創新醫藥扶持政策,暢通研產銷各環節,將有利于推動創新藥行業的快速發展。
醫療設備
醫療設備更新方面,今年初,《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包括醫療等領域的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的目標。隨后,廣東、浙江、北京、天津等多個省市都出臺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
在大規模醫療設備更新政策鼓勵下,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望提升,國內醫療設備市場迎來快速增長,給頭部企業帶來機遇。
同時,隨著醫療資源的擴容下沉,基層醫療機構和民營醫療機構對醫療設備的需求增加,也會為醫療設備廠商帶來業績增量。
中信證券研究部醫療產業組推算,在此次醫療設備更新升級推動下,我國5000億元級醫療設備更新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未來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狀態。
中醫藥
中醫藥板塊也被業內看好。國內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中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包括《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政策的出臺,為中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健康意識的提升,中藥在慢性病治療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需求持續增長。
業績方面,招商證券發布研報稱,2023年中藥板塊實現營收3721億元,同比增長6.4%;歸母凈利潤336億元,同比增長38.6%;扣非歸母凈利潤291億元,同比增長27.4%;全年板塊毛利率略有下降,但凈利潤率水平同比提升2.1pct。2024年Q1中藥板塊實現營收1012億元,同比下降0.7%;歸母凈利潤127億元,同比下降8.6%。中藥行業短期受高基數壓力影響略有承壓,但盈利水平和分紅水平表現亮眼。
有行業人士認為,中藥板塊由于2023年一季報基數較高導致2024年一季報增速相對較慢,2024年二季度有望迎來業績拐點、2024年三季度有望加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