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政策法規】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醫藥健康產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5月23日,北京市發布《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6年,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其中,醫藥工業營業收入達到24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每年100億元以上。實現引領全球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5-8項,新增獲批上市創新藥10個、創新醫療器械30個。
《行動計劃》提出8項重點任務,包括強化創新策源,加快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加強臨床研究,強化醫研產協同;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化賦能;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加快研發到應用進程;做優品種結構,推動產業能級躍升;分類精準施策,助力企業梯隊式發展;實施全方位引進培育,打造國際人才聚集高地;突出區域優勢,構建產業集聚聯動發展格局。
其中在強化創新策源,加快前沿技術成果轉化方面,《行動計劃》明確支持醫療機構與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高校院所、企業合作,整合基礎和臨床研究優勢,打造5-10個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研究基地,加快基礎研究向臨床轉化速度等。
在加強臨床研究,強化醫研產協同方面,《行動計劃》明確優化臨床機構啟動臨床試驗項目的流程,將臨床試驗啟動用時壓縮至25周以內。推進醫學倫理審查結果互認范圍擴大到全市,并建立監測體系,提升互認效果等。
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加快研發到應用進程方面,《行動計劃》提出提高審評效率等,指出積極對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相關單位,做好溝通協調等工作。引導檢測檢驗、臨床試驗和注冊申報服務等第三方機構集聚發展。發揮國家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機構北京服務站、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作用,拓寬審評交流渠道,強化指導服務。縮短藥品進口檢驗時間,提高通關效率。
《行動計劃》還提出推進藥品創新發展。推動下一代雙多抗、感染性疾病疫苗等大品種研發上市應用,支持藥品國際注冊和出口,促進仿制藥質量提升,產出十億元大品種30個。
此外,《行動計劃》還提出,吸引3-5家跨國企業來京發展;引育不少于5家領軍企業落地發展;支持營收規模10-20億元企業加速發展,力爭三年內有15家企業實現營收規模50億元以上;孵育新增20家以上科學家領銜創辦的前沿技術企業;規劃新增不少于3000畝可供產業使用的工業用地,推動建成標準廠房120萬平方米,新開工標準廠房180萬平方米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