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兩年,醫藥生物行業融資進入了低谷期。業內給出一組數據,2023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市場共發生1911起投融資事件,同比下降12.2%;融資金額總計1892億人民幣,同比下降32.1%。此外,隨著A股IPO政策收緊,進一步給醫藥生物投資帶來了挑戰。醫藥企業終止IPO的數量達到39家,其中深交所數量高達21家,集中于CXO、醫療器械和藥企領域。
進入2024年,生物醫藥市場投融資似乎出現復蘇跡象,僅在近期就有炎明生物、宏誠創新、愛思益等多家藥企宣布完成大額融資。
5月27日,北京炎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數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領投,百洋醫藥基金跟投。現有投資方峰瑞資本、太平醫療健康基金、禮來亞洲基金、國風投基金、青瀾基金、中發展領創/生命園創投基金等持續追加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炎明生物是一家致力于開發治療炎癥和腫瘤革命性創新藥物的公司。本輪融資募集資金將用于支持ALPK1小分子激動劑PTT-936的臨床研究,以及先天免疫抑制劑及細胞焦亡抑制劑項目的臨床推進,加速多個臨床前項目研究進展,并進一步拓展研發管線,助力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5月初消息,北京宏誠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亦莊國投和云洲資本,前者投后估值10億元。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持續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究、新一代產品的開發及市場拓展。據悉,宏誠創新是一家生物安全及軍事物資數智化管理服務商,其智慧血液全程安全監管平臺,應用于血液管理全流程,實現自動化、可視化、智能化安全監控管理;其生物安全在線數智監管平臺,則可對省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實行在線監管和閉環處置。
5月15日消息,深圳市濟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天創資本投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核心技術平臺的優化升級以及體內CAR-T管線的臨床階段工作推進。公開資料顯示,濟因生物是一家致力于為腫瘤患者提供普惠性的通用細胞治療藥物的創新型公司,公司的體內CAR-T治療藥物已完成臨床前研發,正在積極推進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IIT)。
5月14日消息,北京愛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于近日完成了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亦莊國投領投,現有股東雅惠投資繼續增持股份。本輪融資將支持愛思益普為海內外制藥公司提供更好更優的服務。愛思益普基于新靶點的藥物發現生物學CRO,聚焦于藥物發現的新靶點、新方法、新技術,建立了靶點驅動的藥物發現生物學一體化平臺,服務了全球1000多家新藥研發企業,從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動物等多個維度建立了從藥物靶點驗證到體內藥效學驗證的全流程一體化服務平臺,每年支持數十項研發項目進行IND申報。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