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5月31日,港交所披露了泰德醫藥(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德醫藥”)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請,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這是該公司頭1 次遞交上市申請。
數據顯示,泰德醫藥是專注于多肽合約研究、開發及生產機構(「CRDMO」)。
從市場規模來看,多肽賽道擁有較高“天花板”。有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3年,全球多肽類藥物市場規模由607億美元增長至895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8.1%;而國內市場由 482 億元人民幣增長至597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 4.4%。到2032年,全球多肽類藥物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 2,612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12.6%;而國內市場有望增至 2,512 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 17.3%。業內表示,面對全新的減肥藥風口,國內藥企在多肽領域表現出較大的參與熱情。
對于泰德醫藥,有資料顯示,就2023年銷售收入而言,泰德醫藥是大型專注于多肽的合約研究、開發及生產機構(CRDMO)。公司亦是全球專注于多肽的較全面的CRDMO之一,提供從早期發現、臨床前研究及臨床開發以至商業化生產的全周期服務。
據悉,泰德醫藥主要提供,(1)合約研究機構(「CRO」)服務,即多肽新化學分子實體(「NCE」)發現合成;(2)合約開發及生產機構(「CDMO」)服務,即多肽化學、制造及控制(「CMC」)開發;(3)合約生產機構(「CMO」)服務,即多肽NCE及仿制藥商業化生產。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的多肽項目管線包括249個CDMO項目及六個CMO項目。公司亦于2023年獲得72個CDMO項目及七個CMO項目。此外,于2023年全年,已完成8728個CRO項目。公司戰略性地專注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領域的管線建設。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與七名開發口服及╱或注射GLP-1產品的客戶有九個GLP-1藥物開發項目。
但是從業績上來看, 2023 年公司整體業績并不理想。數據顯示,2023 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約為3.37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 4.01%,凈利潤約為 0.49 億人民幣,同比下滑 9.40%。
其中泰德醫藥2023年來自中國內地收入為7412萬元,占比為22%;來自美國的收入為1.15億元,占比為34.1%;來自日本的收入為7357萬元,占比為21.8%;來自歐洲的收入為6258萬元,占比為18.6%。
此外,根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泰德醫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2億元、3.51億元和3.37億元,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8027.8萬元、5398萬元和4890.5萬元。而2021年-2023年,泰德醫藥的收入中69.9%、71.1%及78.0%來自總部位于海外的終端客戶。
據了解,除了多肽外,泰德醫藥還開發了多元化的項目管線,專注于其他類別的TIDES藥物。此外,項目管線亦包括與針對糖尿病、胃腸道疾病及腫瘤等適應癥的仿制多肽API產品相關的各類項目;亦擁有其他在研的主要仿制多肽類產品,包括替爾泊肽、地非法林、雙羥萘酸曲普瑞林、替度魯肽等,以滿足更多樣化的客戶需求。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