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有機構表示,一季度是醫藥階段性業績低點,二三季度整體拐點將來臨,醫藥主要子板塊增長將逐步恢復,預計2024年二季度到三季度醫藥將迎來行情整體轉換,由防守轉入進攻,成長性較好的板塊將進一步受到市場重視,如創新藥、優質醫療器械以及部分性價比突出的仿創藥等。
就創新藥而言,經過近十年的積累,國產創新藥的研發實力不斷增強。當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速,國產創新藥增長顯著。根據《2023年度中國生物醫藥投融資藍皮書》顯示,十年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實現了飛躍發展。現階段,全球臨床在研管線接近1.5萬個,其中34.0%的項目已在中國展開臨床試驗,中國在研管線數量僅次于美國(41.7%)。
其中,聚焦上海,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從2019年的3833億元提升至2023年933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9%。此外,2023年度,全國共有96個新藥獲批上市,其中上海地區獲批上市的新藥有12個,占本年度獲批上市數的12.5%。
與此同時,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國內創新藥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據悉,近年來,我國持續出臺并落地相關政策,支持行業高質量發展,包括加快創新藥審評審批步伐,同時國家醫保局逐步建立健全以新藥為主體的醫保準入和談判續約機制,創新性成為目錄準入評審的重要內容。
而今年上半年,創新藥板塊再次受到各地的支持,如2024年2月發布的《關于建立新上市化學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鼓勵高質量創新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即旨在堅持藥品價格由市場決定,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整體提高新藥掛網效率。此外,北京、廣州、珠海等地均不約而同發布支持創新藥發展的征求意見稿、政策,旨在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推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業內表示,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創新藥作為加快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預計未來整個經營環境和政策環境會越來越好。據悉,伴隨國產創新的發展,創新藥出海推進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出海有可能會成為新亮點,推動醫藥行業左側布局機會出現。
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國內創新藥企出海步伐加快,不僅愈來愈多的創新藥“闖關”海外市場,而且出海形式更加多元化。業內人士表示,2023年國內醫藥企業海外授權(license-out)交易顯著增長,交易金額超450億美元。緊接著,在今年1月1日至2月4日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國內醫藥企業license-out的交易金額已經達到了91.46億美元。交易的火爆凸顯出國際市場對國內創新藥企能力的認可,2024年有望成為我國醫藥出海爆發式增長的元年。展望未來,ADC、CAR-T和雙抗產品是國產創新藥出海重點關注的方向。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